“法官,我已经联系亲戚朋友凑了15万元了,剩下的部分您看等我出去之后一个月内付清,麻烦您再做做申请人工作,谢谢了!”3月3日,在合肥市拘留所“陈荣矛盾化解工作室”内,被执行人终于低下了头,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申请执行人王钢(化名)与被执行人许晨(化名)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法院判决许晨应返还王钢购房款175万元。判决生效后,许晨仅返还151万元,剩余24万元没了动静。这个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长丰县人民法院依法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并冻结了被执行人名下微信、支付宝及银行账户,但一无所获。
正值周末休息时间,一通电话打破了上午的宁静。“法官,下午3时许晨约我在咖啡厅谈还款的事,他这个人毫无诚信,我申请法院对他进行拘传。”在接到申请人的电话后,为保证执行现场万无一失,长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带队,第一时间在执行行动中心集合,详细部署拘传工作。
“法官,许晨说话不老实,我俩谈崩了,你们赶紧过来吧。”在接到申请人的短信提示后,早在咖啡厅外等候多时的法官身着便装敲开了包厢的门。“许晨,我是长丰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这是我的证件,请你和我们走一趟!”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官,许晨一脸错愕,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周末的咖啡厅里被“逮个正着”。
被拘传至法院后,许晨依然心存侥幸,要么是“剩余款项打个3折我立马就偿还”,要么是“不打折的话24万一年还1万”,总之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大家轮番上阵,对被执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口干舌燥换来的总是“现在真的没钱”。
没想到,许晨甚至还拿出了一张申请人从未见过的写有“已支付151万元,仅需支付24000.00元”的收条。“许晨,我诚心待你,你怎么好意思出这个伪证,不仅这个字不是我签的,而且明明欠的是24万元,你是怎么做到把小数点往前提一位来欺骗法官的,我要追究你伪证责任!”鉴于被执行人许晨的恶劣态度,长丰县人民法院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
被送进拘留所后,许晨才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拒不执行的严重后果。矛盾化解工作室内,合肥市拘留所相关负责人及时了解案件情况,并与执行干警一道耐心细致地调解案件。在公安与法院的积极配合下,许晨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联系家人筹款。后经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许晨当场支付15万元,剩下9万元一个月内付清。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邵晓杰 通讯员 温捷潇
稿件来源: 合肥晚报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