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正文

时间:2025-04-09 11:15:21

  气温回升,太湖路两旁的杨树逐渐展叶开花,飘浮在空中的“毛毛”肉眼可见地增加。

  这不,关于杨树飞絮的投诉量直线上升,记者从包河区农林水务局了解到,3月以来已通过多个渠道接收到数十件投诉、建议。目前,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已制定了可行性方案,近期将启动树种更新。

  市民怒诉 杨树“招人烦”

  每到4月,住在太湖路两旁的居民都会有一个习惯:紧闭门窗。居民刘女士不仅更换了更密实的新纱窗,还加装了一层薄布。“没办法,杨絮真是无孔不入。”刘女士说,去年女儿因杨絮诱发了哮喘,连续咳了一个多月,“吸到鼻腔里痒得不行,还容易引发面部过敏,这杨絮实在太影响生活了。”

  刘女士的烦恼,只能算是杨树的“一宗罪”。

  住在楼下的刘大爷,不仅要忍受飞絮,还要受困于高大杨树带来的遮光问题。“太湖路沿街多数是老旧小区,而大部分杨树不仅长得高而且枝繁叶茂,低楼层的住户家中被遮挡,白天也要开灯。”

  住户不堪其扰,沿街的商户也有话说。

  “去年雷雨季,一棵杨树被风刮倒,直接倒在我店门口,把店招都剐破了。”说起这件事,商户李先生一肚子恼火,“杨树根系浅、树冠大,风雨天容易倒伏脆断。这两年,杨树倒伏的情况已经有好几起了,确实还挺让人担心的。”不仅如此,李先生还反映了一个问题:沉淀下来的杨絮会堆积在墙角,“杨絮易燃易引发火灾”。

  专家指出 树种更新是关键

  茂密的枝条、翠绿的树叶,杨树曾是城市绿量的“扛把子”。21世纪初,为增加城市绿量,推广种植了一定数量的黑杨,太湖路上的杨树正是在此期间种植的。

  带着居民们的烦恼,记者走访了多位从事林业工作的专家。不少专家分析总结,太湖路部分杨树已进入老化期。“杨树寿命约20-30年,老化期的杨树会存在枝干枯死、根系浅的情况,强对流天气倒伏风险高,且硬化路面限制根系生长,加剧树木不稳,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对于飘絮问题,专家们表示,大多数举措只能短期控制,治标不治本。“杨树是速生树种,比如之前曾尝试的‘截干复萌’措施,虽然截干后新枝易枯死,但飞絮问题仍存在复发的情况。”

  面对居民连年累月的抱怨,专家们强调,树种更新是根本之策。“杨树生命周期有限,势必要逐步替换。使用这种方法的城市不在少数,比如杭州市就将20年以上树龄的杨树纳入整体更换计划。”

  借鉴他山之石 寻找最优解

  在解决扰民问题之余还需注重城市绿化,如何更新才能实现“双赢”?对此,专家们的建议是参照他山之石,采用逐步更替、短期治理与科学选种相结合的方式。

  目前,在全国多地出台的“树种更新措施”中,杨树不再作为绿化树种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更为优良的树种。其中,南京市早在2018年就全面启动杨树更新改造计划,由近到远实施改造杨树。郑州市新实施的造林绿化工程,也有意识地减少或不选用杨树、柳树作为造林绿化树种,尤其是在城区及其周边,明确禁止选用杨树、柳树苗木。

  “更新工作主要以优化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改善生活环境为导向,简单地说,有计划、按步骤地更换树种。”比如,优先更换树龄过长、长势衰弱的杨树;对保留树木注射抑制剂减少飞絮,并定期修剪枯枝。

  考虑到太湖路沿线所种植的杨树多为行道树,专家还建议,结合走向,更新树种宜选择落叶树种。“冬季落叶后可保证南北向光照通透,避免遮光问题。榉树、乌桕等彩叶树种,兼顾景观效果与功能性。”

  让“绿荫” 与“宜居”兼得

  “杨树确实不适合密集种植在居民区周边。能否逐步替换成其他适宜树种?”在诸多投诉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居民也提出希望将现有杨树更换为低飘絮、景观效果更佳的树种。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合肥市新建绿化项目已停止栽植杨树。“这些年,我们也联合辖区环卫等部门采取了物理控絮、药剂抑絮等措施,来缓解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结合接收到的投诉、建议,包河区农林水务局表示,将在城市绿化升级中,充分平衡生态效益与居民生活品质。

  屡屡被“投诉”的杨树,该如何被“惩治”?该部门表示,前期已进行了多方调研论证,并已拿出可行性方案,将尽快启动太湖路杨树更换,让“绿荫”与“宜居”兼得。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乐天茵子 许露瑶

稿件来源: 合肥晚报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