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双十一”售后潮中,不少网友吐槽在各大购物平台咨询售后问题时,遇见了大量“听不懂人话”的AI客服,“鸡同鸭讲”“答非所问”“原地绕弯”……浪费了时间又无法解决问题的消费者们纷纷抓狂:这到底是“智能”还是“智障”?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很多场景的应用,都为提高自动化效率立下汗马功劳。不过,AI的应用也并非都是获得赞赏声,最明显的就是,AI在人工服务的广泛应用,频遭消费者吐槽。
售后服务是电商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媒体调查发现,在今年的“双十一”售后中,各地购物平台的AI客服被大量投诉。按理说,AI客服能根据消费者的描述,智能地分辨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并提高效率。然而,很多消费者反映,他们遇见的AI客服“听不懂人话”“鸡同鸭讲”“答非所问”“原地绕弯”,完全无法沟通,浪费了时间又无法解决问题。如此看来,效率没有提高,反而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差。
AI客服肯定能有效识别一部分消费者的问题,并完美解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还不能真正具备人工客服的“智力”,并不能完全理解消费者反馈的内容,当消费者对AI客服的“答非所问”暴跳如雷时,AI客服依然在“原地绕弯”、客客气气地道歉,这根本解决不了消费者的实际问题。更气人的是,当一些消费者要求人工客服时,AI却冷漠且大言不惭地回应——我就是人工客服。如此AI客服,罔顾消费者合理的售后反馈,除了降低商家的客服成本,还有什么用呢?
消费者购物之后,求助AI客服依然无解,只感慨一句“哎,客服”,连给差评的机会都没有,或者说,即便给了AI客服差评,也难以改变商家全靠AI的决心。这既是消费者的无奈叹息,也是对商家藐视消费者权益的吐槽。AI客服,成了商家单方面的爱。
虽然AI客服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并不怎么美好,但它的发展却势如破竹——正在“横扫”各行各业;与之相对的则是,人工客服的规模在逐年萎缩。难道AI客服的乱象真的无解?其实也不尽然。从法律的角度看,商家无视消费者的客服需求,肯定与法律法规不容。根据《电子商务法》第59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很显然,多用AI客服而少置人工客服,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属于违法行为。
合理地、适当地选用AI客服,并无不妥。不过,当AI客服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商家应当遵守法律,顾及消费者权益,进行改变。让人遗憾的是,商家蔑视消费者权益,并没有受到法律惩戒,这使得商家在设置AI客服时肆无忌惮。AI客服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若不在法规的框架下运行,焉能行之远矣?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