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海南大学一展示墙将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错印成“屠哟哟”,引发网友关注。随后,海南大学宣传部回应记者,经确认是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下属二级单位的书院在宿舍楼张贴宣传海报内容出现了个别的错别字。目前已经及时整改,校方也责令该书院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具体工作的落实。
圈内有这样一句“行话”——无错不成书。这一点,在最近不少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活动海报、展示墙等方面,体现得似乎更直观,更具体。今年暑假期间,高校录取通知书上的错误,似乎集中爆发。有写错时间的,有混淆“报道”与“报到”的。现在,轮到大学展示墙将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错印成“屠哟哟”了。
上述种种错误,一点也不夸张地说,都是“小儿科”。因为,错误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什么疑难问题,即便是从字形上看,也是“一眼假”。稍微复杂一点的“报道”与“报到”,只要翻一翻词典,甚至百度一下,也会一目了然。然而,这样的错误,偏偏出现了,而且还是接二连三。
而每当这些低级错误被曝光之后,相应大学也都是及时整改,并“进一步强化具体工作的落实”。问题是,这样的错误,就大学这个层面而言,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仍以“报道”与“报到”为例,去年有高校错了,今年还是有高校“前赴后继”地犯错。明年会不会还有呢?这是不是也说明,引以为戒,举一反三,都是说说而已?
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将这样的错误“拔高”到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高度,而仅仅希望,所有大学,在完成相应活动时,稍微认真一点。高校,确实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然而,研究高深学问,与我们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并不矛盾。研究高深学问,必须“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那么,将这种精神,用于通知书、活动海报以及展示墙上的所有文字,也是极其必要的。而只要做到这一点,上述种种低级错误,也就完全可以避免。
面对“屠哟哟”之误,我们只是想说一句,你是大学,能不能认真一点?如果还要追加一句,那就是,与其事后“及时整改”“进一步强化具体工作的落实”,不如在整改之前,好好落实一番。无论相应工作是否外包,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形象与口碑,仅仅就此而言,高校,你也必须认真把关了。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