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正文

时间:2024-04-08 14:22:12

  中国传统村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将六批共81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凝结中国智慧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和深厚基因无不汇聚在传统村落里。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保护传统村落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着积极地意义。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承载着传统文化。因此,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播和交流;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力;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而更为关键的是,保护好传统村落,能够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增强人民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历史记忆的情怀,守住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助力中华民族传统、中华民族文明历久弥新。

  正是着眼于此,我国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将六批共81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而彻底扭转了对传统村落不管不问,或者是大拆大建的趋势,使得传统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神州大地,并成为“记得住乡愁”的最佳载体。

  以此为基础,我们不仅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更应该与时俱进地使其再次焕发出蓬勃的活力。如此,传统村落既能够成为“乡愁”及至传统文明永恒的载体,更能够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了解传统文明、热爱传统文明的“窗口”。而做到这一点,传统村落必须“活起来”“火起来”。

  令人欣慰的是,在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的前提之下,全国各地纷纷因地制宜,妙招频出,由此,一处处传统村落也再次焕发出蓬勃的活力,再次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更好地承载起传承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的神圣使命。

  各地因地制宜的妙招,其核心理念就在于“活态传承、系统保护、科学发展”。具体到不同的村落,则是“各显神通”。有的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依托传统村落,推出围炉煮茶、丛林越野等活动;有的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表达,以生态美景、民俗文化为背景,助力传统村落以慢生活而出圈;更多的则是充分挖掘并利用传统村落物件丰富、底蕴深厚,以及所在之地自然环境优美这些得天独厚,甚至“只此一家”的优势,“以画卷为媒、用山川传情”,加快推进文旅融合。

  一系列的因地制宜而又匠心独具的举措,让传统村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视野。于是,传统村落越来越成为众多年轻群体的打卡之地。在帮助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更是充分发挥了传统村落传承乡愁、彰显传统文化的作用。于是,传统村落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活力四射、彰显传统文明魅力的平台,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窗口与桥梁。而这样的蓬勃活力,也使得村落所在地拥有了更为大雄厚的资本与经验,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由此,华夏文明更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作者范德洲)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