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正文

时间:2024-04-08 14:22:12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我的健康,我的权利”,推动各国围绕该主题展开宣传活动,以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也确立了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卫生事业,关系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联系全民的未来福祉。唱响“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主旋律,对于引导全社会关注卫生事业,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及推动每一个人都关注身体健康,倡导卫生习惯有着积极意义,有助于提升国民身体综合素质。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人最朴素的愿望。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统计显示,如今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数据之变,离不开我国医疗条件、卫生健康事业的高歌猛进。

  “进”在哪?我国专注于卫生事业的“民生清单”沉甸甸,深蕴着“人民至上”的执政为民理念。从大力推进全民健康覆盖、健康扶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促进城乡“医疗鸿沟”不断消除;再到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筑牢呵护民生幸福的“健康屏障”……这些保障人民健康的措施,不是一时之策,更是被列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如今的中国,基本医疗保障的人口超过13亿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人人享健康”照进了千家万户。

  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对健康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在世界卫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看到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卫生事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传染病、慢性病等健康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偏远地区群众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值得关注的是,传染病不分国界,很容易“牵一发动全身”,全球卫生事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对此,不论是从补齐城乡医疗短板,还是提升全民健康意识,或者是加强国际卫生合作的角度看,未来的路上,推动卫生事业向纵深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托举着14亿多人的身体健康,推动全民健康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走向民族复兴,健康“基石”当夯得实了又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设“健康中国”,有赖于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医疗人才的持续发力。奔赴健康,关键靠人。多年来,“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和乡村医生等一直活跃在临床、基层一线,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巨大贡献。放眼医疗“难题”,随着医疗专业人才对罕见病、传染病等“疑难杂症”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病症能够得以有效救治,医疗人才为构建健康中国、健康世界贡献着关键性力量。这也提示各地,在拼经济、促发展、谋未来的同时,还应更加关注事关人民群众根本福祉的健康事业,实施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和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投身医疗卫生事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机会,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健康既要靠“人”,更要靠“己”。我们每个人都是呵护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从推出全民健身日,到各地大力倡导体育运动,再到世界卫生日全国举行活动,推动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从不同角度叫响“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主题……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提高健康意识,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健康活动,为构建健康中国、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发出每一个人的“光亮”。(作者 周军)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