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正文

时间:2024-04-08 14:22: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五个自觉”的明确要求。青年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扎根基层,涵养敢干的骨气、能干的底气、会干的地气,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涵养“偏向虎山行”的敢干骨气。敢干的骨气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工作中的艰难险阻敢于“亮剑”。作为乡村青年干部,我们要主动扎根在这片充满乡愁的黄土地上、充满希望的大山里,面对挑战、面对矛盾,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犹如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涉及到征地、迁坟等许多“硬仗”,面对种种如此矛盾要勇于面对,时时刻刻豁得出、顶得上,以“见第一就敢争、见红旗就敢扛、见硬骨头就敢啃”的争先创优意识,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涵养“事虽难,做则必成”的能干底气。能干的底气就是“舍我其谁、由我负责、到我为止”,底气源于过硬的综合素质。“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我们青年干部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不断提升为民解难题的本领,而乡村一线便是最好的磨刀石,青年干部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将自身融入到基层治理中,融入到每一寸土地。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强身健骨,不断学习党的政策,促使政策落地见效。如农村特困供养、低保、孤儿救助、优抚优待、重残护理、残补、城乡医疗救助、“三难”救助等,我们要将这些政策了然于胸,做到面对群众询问能够“张口就来”“随手能做”。

  涵养“围炉煮酒话桑麻”的会干地气。会干的地气就是在工作中要用群众的语言、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与群众沟通,解决群众问题。农村有句老话“每一把锁都有一把钥匙”,在乡村工作中,就是要学会怎样去找这一把钥匙。解决群众的难题,就要身在群众之中,拜实践为师、拜群众为师,学做“土专家”“田秀才”,到田间、下地头、去农院,去熟悉熟悉“农事”“家事”,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如果连“大豆锄芽,荞麦锄花” “杏子黄,麦上场”这些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都不了解,就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合适的切入点。基层群众是淳朴的,“围炉煮酒话桑麻”的真情代入会得到回应,新时代的我们不仅“上得厅堂”,更要“下得厨房”。不能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而是要将重点放在群众中,要真正沉下去,学会换位思考,找准问题切入点的“钥匙”。(作者 宋群)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