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正文

时间:2024-04-08 14:22:03

  基层,有最坚实的力量、最强大的血脉、最活跃的源泉,是干事创业的练兵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力量。基层单位干部承担大量执行落实层面的工作任务,用心用情呵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落实减负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微信已成为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指尖办公既提高了传达效率,又方便了工作开展。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错将手段当作目的,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背离了建群的初衷,也无形中消磨了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初心”。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千万条“政策线”和“群众线”都汇聚于基层这根“针”。只有“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现场,倾听群众声音。因此,一方面要顺应“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对政务APP加强审核及管理,科学整合资源,避免内容功能同质化,减少重复操作;另一方面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干部树立崇尚实干、讲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对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时整改,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开展精细化培训。考核是工作的“指挥棒”,可以有效督促干部真抓实干,及时发现短板弱项,但若指标设置过多过滥,只一味注重考核结果而忽视考核设置初衷,则会占用基层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基层干部身心俱疲。只有不断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才能实现提高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目标。摸清干部需求、创新培训模式、持续跟踪问效,让培训学习更好地服务干部工作实际,才能不断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做好需求调查,了解学员普遍的真正的痛点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实现“菜单式”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瞄准学员的能力刚需,通过理论学习、模拟实训等还原基层工作场景,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量化工作成效,通过学员对培训班及课程打分和对学员考核相结合,塑造并宣传培训成果,使授课内容更加“对口对味”。

  落实关心关爱措施。对干部既要从严管理,更要关心爱护,让干部更多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激情。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在一线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很多干部都是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基层,却每每因为遭遇现实困境,在日复一日单调而又没有盼头的工作中,渐渐冷却了热情。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全谈心谈话机制,积极帮助干部解决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关心关注干部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将资源适度向一线倾斜,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考评条件,更加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拓宽上升通道,形成干部到基层锻炼、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良好氛围。(作者 潘楠)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