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正文

时间:2024-04-19 13:30:3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精力为居民群众服务。

  “基层减负”,绝不是简单做“减法”,也不是做简单的“减法”。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刀阔斧“做减法”,持之以恒抓落实,让工作顾“面子”不顾“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等现象“付之一炬”,让干部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为民造福上。

  减去不实用的“花架子”,下苦功、抓落实,让文山会海、文风会风“一去不返”。基层工作本就纷繁复杂,既是“练兵场”,更是“炼丹炉”,遍地是“烫手芋”“矛盾窝”,各种会议、各项检查、各项材料等层出不穷,加之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少干部心生“无力感”“疲惫感”,一心谋划着通过考试或借调,甚至辞职离开。有的单位动不动问题整改、四项清单,文山会海、文风会风,拿厚厚的材料填补所谓的“缺口”。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倾听基层干部的心声,避免“拍脑袋”决策,全面掌握基层工作的“来”和“去”,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跑火车”、纸上“画大饼”、乱认“责任状”,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奋楫争先、笃行不怠,真正做到为基层“松绑解压”。

  减去不必要的“空把戏”,花心思、动脑筋,让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脱虚向实”。在水土保持核心区搞“挖山造田”;组织开展“千分制”甚至“双千分制”“三千分制”综合考核;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项目,造成巨大资金浪费……听上去很“高大上”,实际上毫无用处,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换来的是人民群众的“冷讥热嘲”。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在广袤的基层天地上,一些党政干部热衷于“表面文章”,通过“扮靓”“美化”等方式过分夸大,群众眼中的“大项目”“大工程”,华而不实、弄虚作假,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空壳”,自欺欺人罢了。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切不能脱离实际,想当然、拍脑袋,要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处理两难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不可兴伪事兴假把式,做到思想到位、行动有向,树立正确政绩观,减去浮躁之气,增加实干之风,以更加靓丽、绝对真实的“成绩单”回馈祖国和人民。

  减去不需要的“假动作”,立制度、强效能,让过度留痕、表面文章“渐行渐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着复杂性和顽固性,难以一次性“清楚”干净,而且稍有松弛,就会出现触底反弹。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推进整治形式主义工作过程中,要 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避免出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等顾前不顾后的现象。现如今,有些单位以轰轰烈烈的工作,大张旗鼓的声势,让工作看上去很出色,实则是在“造盆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中,要抓好“关键少数”,深入检视问题,注重典型经验提炼总结,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以案示警、以案为戒,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监管机制,确保形式主义“一减到位”“一键清仓”。

  基层减负不是“一阵风”,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各地区各部门必须转变思维认识,真正树立为民干事的服务理念,切实把“花架子”“空把式”“假动作”等行为统统减掉,切实把“四风主义”减掉、丢掉,把干部“解放”出来反哺人民、回馈国家,推动“基层减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作者 李伟)

稿件来源: 安徽日报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