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作用。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只有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发挥聚合效应,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教育为本,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目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要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就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以健全的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科教融汇,促进有效学习,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坚持以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探索创新人才发展模式,为科技人才成长奠定基础。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突破,要做好全方位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培养一大批专业突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应用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人才创新作用发挥出核心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把握核心技术自主权,以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想要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就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发挥调动其内在创新创造能力,以人才创新发展为牵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实现对国家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作者 陈思思)
稿件来源: 安徽新闻网
|
编辑: 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