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正文

时间:2024-07-22 14:37:46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当肩负思政宣教重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文”为纲、以“新”为引、以“践”为立,守正创新、学用结合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锻造新时代思政“先锋园丁”。

  以“文”为纲,旗帜鲜明讲政治,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深度。思政课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党员干部要精准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以“红色宇航员”的角色定位,引导新时代青年在中华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寻找源头活水,将历史长河里的治国典籍、党史奋斗征程中的革命理念融入“思政课”教案,渲染好思政课堂的“忠诚”底色,点亮思政课政治引领的“亮度”。同时,用好文化这一“奥妙教材”,还需要以有形文物具象无形精神,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推出一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用具体文物的“小切口”诠释新时代“大思政课”。

  以“新”为引,别开生面出新招,渲染思政课的时代色彩。“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广大党员干部要探寻思政内涵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审时度势,推陈出新,改变传统的“师本位”教学模式,杜绝“空对空”“干巴巴”“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在思政课的宣讲中多采用情景展示、现场模拟、课堂辩论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增加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善于引入贴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热点话题,变单向“传导”为双向“碰撞”,在“不变”的思政内涵中寻求“变”的教学形式,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平台,制定“专属思政课程”,推出学习“打卡”,用“新”促“行”,不断将思政课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以“践”为立,躬行践履促融合,展现思政课的奋进魅力。“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落实思政课的育人主旨,就要让“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写好学用结合文章。党员干部要充分调研教学资源,挖掘红色基地、田间地头、改革开放前沿等现实场景,充实“大思政课”的现实内涵,有组织地引导新时代青年打破“信息壁垒”,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参与实践,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带领新时代青年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来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党员干部要精心设计基层思政课,组织听课人进乡镇、进社区、进工厂,让思政学习“沾泥土”“接地气”,避免出现“摆拍式”“截图式”学习,让思政课有“理”更有“据”,化“空心课堂”为“奋进特训”。(作者 李慧)

稿件来源: 安徽新闻网
编辑: 乔婷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