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华
我从小喜欢画画,好像拥有自己的书包便开始画画了。主要是“临摹”年画,小人书,和课本上的插图,所以新课本到手插图必是先睹为快。小人书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过一年里总能看上几本。至于年画就不用说了,上点岁数的人都不会陌生。我画火车、大桥、汽车、工厂、哨兵,等等。我把课本和作业簿的空白处当“画纸”,却从没有遭老师批评,反而表扬我有画画天分。天分也需要培养的,可惜那时没有美术课,我只能照葫芦画瓢,倒获得不少称赞,说我画得好,尤其是船,好像跟真的一样。我画的最多的是船,就是年画和课本上的红船,画多了,心中渐渐有个愿望。
没错,我从小就想着亲眼看看红船。所以接到斌峰的邀约,参与“红船之旅”采风团,让我激动不已也就不奇怪了。
乘上大巴,挑一个挨窗的座位。天气的确不好,湿冷湿冷的,但一车的文朋诗友汇聚一起,顿觉暖意融融。我知道其中不乏故地重游者,而我绝对是“首航”。我看着窗景,沉默,思绪好像已飘移到南湖的湖面上……
大巴一直向东,向东。现代速度已大大压缩了时间,不过五个小时,有人便说到了,我还不大相信。一直以为自己距南湖很远很远,没想到这么快便抵达了。
落着冷雨,吹着寒风。冬季南湖的柳树还是那么翠绿,婀娜。进入景区,过安检……渡船便自如地划开湖水,载着我们向湖中岛驶去。不一会,上岛,沿石条铺成的石阶而上,登高望远,南湖不大,比我所在的城市天井湖小得多吧。这很出乎我的预料,但我是来看船而非观湖。
又走了一段石条路,果然见一条船停泊在岸边,似曾相识又很陌生。它就是我曾经无数次画过的红船吗?那里聚集着很多游客,拍照留念。还有一群人佩戴党徽,展开党旗,高举拳头,面对船重温入党誓词,这才确认它就是我要看的船。船是木质的,呈暗褐色。船棚低矮,大抵入船高个子要弯下腰。船身也小,也许容纳不下我们吧?船是非机动的,得靠人力驱动,转向。可就是从这条船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带领中国人民打下红色江山,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不断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时,从导游口中得知,它只是仿品,真品已收藏于纪念馆。不知为何,我并不意外,就像早已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一晃几十春秋,我早已丢弃“画笔”,但愿望深藏于心。现在,我就站在距“红船”不到三米的岸上,细细地打量对照,还是能唤醒一些沉睡的记忆,可毕竟时隔太长,有些“儿童画”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识了。此次“红船之旅”,于我更是亲近之旅,仅作为一名最普通国民的亲近之旅。临上大巴,回头望,游人依然如织,南湖依然翠绿。红船,我会再来的!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