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喜
星期六,驱车回家看父亲。母亲两年前去世后,父亲一个人独自生活。父亲今年八十有五,身体还算硬朗,没有一天闲着,不是种油菜,就是插山芋,还打理一个小菜园,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回家,要不事先打电话,父亲基本不在家里。如果打电话说回家,父亲就会放下手中活,忙里忙外地准备饭菜。尽管每次我都打招呼说随便,但父亲总是要准备一些菜,对于父亲来说,不烧几样菜,心里就不舒服。要是大哥、二哥、姐姐、妹妹在家,父亲会弄上一大桌,一大家像过节似的。我看得出来,父亲很累,但心里很甜蜜。现在这个时候,兄弟姐妹不是给侄儿侄女带孩子,就是在外面做生意,家中就父亲一个人。我回家的目的只是看看父亲,不想给父亲添负担,所以这几次回去事先都没有告诉父亲,免得父亲为我忙这忙那。
这次,父亲也不知道我要回家,一到家门口,果如所料,家门紧锁,父亲应该在地里干活。循着熟悉的小路到菜园,父亲正背着喷雾器给萝卜打药。远远看着,感觉父亲十分瘦小,背上的药桶似乎要把他压倒。父亲见到我说,你这伢子,也不提前说声,走,回家。看得出,父亲见到我,立马精神了许多。父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父亲虽是耄耋之年,步履虽缓慢但还算稳健。
此刻我忽然想到,一转眼,我跟在父亲后面已走了五十多年,亲眼目睹父亲壮年时期挑担稻子,脚步如飞,让我一路小跑都跟不上,到如今连背个喷雾器都缓步而行;目睹父亲从身高一米七多的帅青,到一个如今腰背佝偻,只有一米六多的老人,感觉父亲切切实实的老了。是的,我感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四五十之后,明显大不如从前,对女儿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想想父亲都八十多岁了,一定对儿女的依恋日深,更何况母亲去世后,父亲现在是一个人生活。记得母亲在时,每次打电话说回家,父亲总是说,没什么事就别跑了。现在父亲从不直接叫我不回家,而是说家里现在有什么有什么,言下之意就是想我回去,所以现在每隔一两个星期我就回家看看。以前回家,我从不做饭,都是父亲做,享受着做儿子的温暖;现在回家,看着渐老的父亲,我想该是父亲吃我做的饭的时候了。
中午,父亲仍要坚持自己做饭,我说还是我来吧。父亲往锅灶里塞着柴火,我在锅上掌厨,一边跟父亲聊天,一边做着饭,一餐饭很快就做好了。饭桌上,父亲说我做的饭菜好吃。我想,父亲真正享受的不是饭菜味道的好坏,而是享受着同儿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其实,作为儿子更是一种享受,套用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此言真矣!现在当生活遇到困扰,只要回家看看,虽然不能跟父亲说什么,但见到年迈的父亲,想想父亲的辛劳,想想父亲的乐观,想想父亲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公务员,心情也就明朗起来,烦恼也就不知不觉挥之而去。
饭后,父亲带我来到菜园。菜园的菜很多,大白菜、香芹、萝卜、大蒜郁郁葱葱。我和父亲一边掐菜,一边装,一会儿就装了两袋子。父亲很得意地说,你多带点,就是你几个哥哥回来,菜也吃不了。我说我也不要多,多了放不住,你以后也少种点,注意身体。父亲说,现在人老了,一个人生活,再不做点事,就活着没劲了,做做事好打发时间,人也充实些。
是啊,父亲不识字,又没有什么爱好,如果再不种点庄稼种点菜,父亲生活就没有了动力,相反还不利于健康。父亲从我记事起,就起早摸黑做事,总是歇手不歇脚,辛苦勤劳,从不叫苦叫累,几十年如一日,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烦恼在做事中消除,身体在做事中得到锻炼。我想,如今父亲八十五岁仍能下地干活,还能独自一人生活,与其生活习惯和健康积极的心态有关。所以,现在父亲每每告诉我种了什么菜,收了多少庄稼,我虽然心疼父亲,但总是装出一副惊讶高兴的样子,同时叮嘱父亲做慢点,目的是好让父亲有成就感、高兴,生活有奔头。
希望时间永恒,父亲一直能下地干活,儿子一直能吃上父亲种的菜!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