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艰 难

时间:2021-03-23 11:12:09

  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最艰难的人。我立即说,每个人都艰难,而你不算最艰难,无非是这些年没挣到钱,但你的孩子由爷爷抚养,供其读书,你既没有赡养父母也没抚养孩子,相对来说经济压力不大,不算很艰难。所谓相对,我列举了他和我共同熟悉的一些人及他们的艰难。

  觉得自己艰难,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这种心理,我也有过。背井离乡,在城市打拼,感到苦和累时,受到委屈时,我产生逃离的念头,但一想到别人的艰难,我就打消了念头。多少人在城里谋生,每天十多个小时工作、奔波,比我更艰难;我的工资不低,并周末休息,在别人眼里压根儿不艰难。可以想想,身边很多人比我艰难,他们能忍受艰难,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忍受呢?

  我常常鼓励自己做强者,并认为这种鼓励是非常必要的。我常常想到别人的艰难,想到这个世上很多人在忍受艰难,我没有理由逃避现实,害怕艰难。我凭什么娇惯自己?

  那天,与一位公司高管喝酒,他说他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该调整价值观了,自己想得

  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想要放弃的东西。我立刻感觉到他很艰难。年薪一百多万,仍有艰难,说明艰难与否,跟金钱和权力没有必然关系。他的艰难,或许比我的艰难更大。如果觉得付出大于获得的话,你就是日进斗金,也是不快乐的。知天命,可以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艰难,而并非逃避艰难。“尽人力,信天命”,人力要“尽”,就得去接受艰难,应对艰难。

  一想到任何人都有艰难,我就觉得自己的艰难,是十分正常的、应该能够承受的。我还想到另一种“艰难”——一

  些人由于害怕生活中的艰难,通过铤而走险达到一日暴富、从此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的目的,结果“人作孽,不可活”。胡作非为,丧尽天良,造成人神俱愤。如此“艰难”就实在不好受了。

  艰难也许改变不了,而感觉可以改变。改变艰难,往往不是手段,而是人生的态度。

  春节前回家,坐的是临时增开的加班火车,大站小站都停靠,并且还经常停下来让车,到安庆西站时晚点了三个多小时。乘客的心情都很急躁。有个乘客问一位五十来岁的列车员,你不急吗?列车回答,急是没有用的,习惯了,当列车员几十年,什么情况都可能造成晚点。这是他年内上的最后一班岗,他也想快点回无为县老家和亲人团聚。

  列车员还告诉大家,他到北京西客站停车场无数次了,可至今不知道西客站的门楼是什么样子,也从来没游玩过北京,或下车买过东西,因为火车到了终点站,停留一个多小时,他又得乘上返程的火车。听到这话,我感到老列车员几十年来在列车上日夜颠簸,打扫卫生,开门关门,非常艰难。听了老列车员的话,我的心平静下来。
 人多半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感到艰难。应该想到,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艰难的,这样的艰难,那样的艰难。可以这么说,人生的征途充满艰难,只有接受艰难,迎难而上,我们才不至于悲观,也才能将艰难“等闲视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培养工作的兴趣;如果工作的兴趣实在培养不起来,责任感一定不可丢(对家庭、对父母,或对子女尽义务)。坚强中品味艰难,创造精神崇高的自我。何诚斌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