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战
春暖花开的时节,驾车和妻儿来到滨湖新区南端的“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巢湖岸边,绿草茵茵,树上枝头嫩芽初现;远处湖水潋滟,风平浪静,几叶扁舟在湖中荡漾。
可能是受疫情影响,参观的游客不多。我们仨在展厅里仔细地观看,轻声给儿子说着渡江战役历史时,我想起好多年前,母亲告诉我的有关外公的真实故事……
1949年前,外公在芜湖的江上有一条自己的船,这条船使得他的生活或者说生命充满传奇。听母亲说,外公性格内敛,脾气倔强。在日本侵华期间,看不惯日本人的外公,曾面对东洋刀,义正言辞,毫无惧色,硬是让无理登船的日本人,知难而退。
渡江战役打响之前,外公的船停靠在长江南岸。有一天,黄昏时分,一位身着国民党军官服的不速之客登上了船。他上船后,表情严肃,先是查看一番船上情况,见只有外公、外婆和我年幼的母亲,就要求外公即刻起锚、开船,渡他去江北。那时,江北已经解放,一位国民党军官为什么要求向北渡江?然而,外公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扬帆起航。那人则快速闪进船舱,笔直地坐在船舱的木板上。渡江的过程中,他一言不发,手一直放在腰间的枪套上……熟悉长江航道的外公、外婆,将船儿顺利地渡过了长江。船靠北岸后,外公什么话都没有说,什么事也都没有问。那人在下船前,从军服的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身着国民党军官服的照片。他感谢外公渡他过江。他告诉外公,以后有机会,可以拿着他的这张照片,去解放军的任何部队找他。
彼此告别后,家在江南的外公,悄然地驾船返回长江南岸。因为时局的原因,外公没有保留那张照片,在过后的岁月里,他也从没说过这件事。我想,我没有见过的外公,就像长江里的一滴水珠、一朵浪花一样平凡。他无法预知,曾经的某一时刻,自己可能已和隐秘的人物、非凡的时空和划时代的历史交汇在一起……
我们仨看着纪念馆里陈列的资料,耳畔仿佛能听得见渡江战役的枪炮声。如今,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慢慢带走了一段岁月。我们家族过往的故事,也已如风,轻轻地飘散……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