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叶青
我家离菜市场很近,下楼,左转,笔直向前,经过几家商铺,就到了。笔直向前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卖菜的老人,他们不是真正的生意人:自家地里种的山芋、胡萝卜、青菜;门前的桃子、杏子、梨、枣……季节一到,蔬菜、瓜果,齐哄哄的上来,吃不完,咋办?拎到街上,卖几个钱是几个钱。他们篮子里的菜品,一律不太好看,却很受欢迎。路人一边走,一边打量,问:“可不可以微信付账?”一些老人遗憾地摇摇头,一些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微信或支付宝二维码说:“可以”。
有一次,我从一位老人那里买了山芋,微信支付的时候,老人不好意思地说:“现在都用微信,可是我哪会!这……是我儿媳的码……”我知道老人的意思,把支付成功的通知给老人看,她放了心,冲我一笑,便去招呼其他顾客了。
路边老人的菜再新鲜,可是毕竟菜品有限,所以买菜,还是得去菜市场。
一天傍晚,我从菜市场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孤孤单单地蹲在路边,她的身旁有两只方便袋。
我的脚步很快,当我发现方便袋里装的是马兰头和野芹菜时,便撤回,问:“马兰头怎么卖?”
“两块,芹菜一起要的话,就三块。”老人说着,看看我,脸上分明有些焦急。
这马兰头掐的可真是“头”:很短,很嫩;芹菜细瘦,个子小,却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它们仿佛看见了我,又仿佛没好气地对我说:“不识相的走开!”
我识得它们,当然要走上前。
我问老人,可不可以微信付账?老人说,如果有微信,她早卖了。
我迟疑了一会,忽然想起背包里有硬币,具体几枚,却不记得。我伸手在包里摸索,老半天只摸出三枚,二元五角。
这回是老人迟疑了:少五角,卖不卖?
大约是天色渐晚,雨又开始下的缘故,老人终于下了决心,将两只袋子一拢,交给了我。
那天晚上,我做了四道菜,马兰头用来凉拌,香芹和菜市场上买来的圆头胖脑的土豆、辣椒放进冰箱里。那是我今年第一次吃马兰头,野性十足的菜,经沸水淖过,乖顺可人。
晚餐的时候,我忽然想起蹲在路边的那位老人,不知她的马兰头和野芹菜自哪里采摘,又住在哪里?三月中旬,那个留有马兰清香的晚间,雨一直下在心头……
|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