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孔融空谈终误己

时间:2021-05-18 11:10:35

  周振国

  孔融让梨的故事世人皆知。四岁的孔融和哥哥们吃梨时懂得礼让,话也乖巧:“我人小,吃得少,应该拿小的。”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被载入史册,写进《三字经》,成为千百年来公序良俗教育典故。

  那么,孔融后来怎么样呢?

  十岁那年,孔融随父亲来到洛阳,独自拜访东汉名士李膺。李膺当时名气很大,且素不喜外人打扰,孔融自报李家亲戚才得见。见面后李膺问啥亲戚。孔融答:我的先祖孔子曾与您的祖先老子有师友之谊(他是指孔子曾就礼的问题向老子请教这件事),轮到咱俩这自然算得上亲戚了。李膺对三尺小童如此能言善辩很是赞许。但太中大夫陈韪摇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说小时候太聪明了,长大后不一定能有多大出息。孔融一听,立马回敬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我猜想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对孔融的回答有些估计不足,一下竟被噎住了;而李膺则大笑,夸孔融“高明必成伟器”。

  应该说,孔融后来还是有些建树的,有“建安七子”美誉,为官也赢得一些政声。但很遗憾,《后汉书》给他贴上了志大才疏的标签:“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成语志大才疏便典出于此。魏晋名士多清谈,自得于“坐议立谈”的孔融,任北海相时曾两次败于黄巾军,第二次还是被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刘备引兵解得围;后来袁绍长子袁谭来犯,将士浴血拼杀,孔北海大人却在读书谈笑,结果兵败城陷,他只身连夜逃往山东,老婆孩子尽被袁军俘获。

  实际能力差点也就算了,关键是孔融自我感觉良好,并仗着有点虚名,自以为比人高明,到处指手划脚,凭一张嘴刷存在感、优越感,轻狂无节制。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曹操颁布禁酒令。孔融明明知道曹操禁酒是为了节约粮食,却横加反对,其《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把帝尧、孔子、刘邦等圣哲或帝王建立功业都归功于好酒,盛赞“酒之为德久矣” ,摆明了要胡搅蛮缠;他还曾抛出“父母无恩论”,说子女是父亲情欲的产物,没啥亲不亲的,是寄存在好比瓶子的母亲肚子里的一件东西,出来了就出来了。这番谬论即便放在今天,也是要遭骂的,何况在当时,身为孔氏子孙,自号儒家传人,可谓大逆不道;他和“忘年交”喷子祢衡还曾好一通互吹,祢衡吹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回祢衡是“颜回复生”,叫人无语!

  因和曹操政治上不合,互相看不惯,加上到处过嘴瘾、遗口祸,最后曹氏找了点理由,把孔融给办了,史载“下狱弃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人说空谈误国,对于那个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来说,多几个或少几个空谈的,恐怕已没有实际意义;但对于孔融个人来说,空谈无疑害了他的一生,并祸及妻儿,一同丢了性命,实为可悲!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