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超然独处

时间:2021-05-20 20:09:54

  王唯唯

  吃过晚饭,去住所附近的环城公园散步已成多年习惯。一个人散步最大的好处是,笃笃定定、慢慢悠悠,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使得你最接近你自己。没有太深太远的思考,也没有惆怅甚至落寞。心情好,就走远些,我一般都是沿着公园绕一圈再回来。那时候天就黑透了,黄昏就被走完了。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在近处看车流,看路人,这个时候,黄昏就退得慢一点,就好像一个人在这个世上是以一团光的形式存在的,他要走了,还要回过头来照一照他曾经待过的这个世界。

  有好友帮忙介绍对象,我是连连摇头婉言谢绝。人这一辈子,茫茫几十年,平静是生活,波澜也是生活,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一个人得学会独处,接受“孤独”。这里说的“孤独”,当然不是庄子那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王维那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清高超迈,只不过是保持相对的独立。这种独立,首先体现在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去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如是说。

  记得第一次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还年轻。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似懂非懂。那种梦呓一般的深情诉说,与我云淡风轻的日子隔得太远,我无法理解那种深挚的情,那种彻骨的疼。再读,我已是花甲之人。读着她浸润着岁月流光的文字,我不由得在回望中,感悟生命经历的风雨——即便风带着些许的寒气,即便雨带着些许的凉意,而回忆在心底照例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晚年的杨绛先生过着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她耳朵有些背,眼睛有些花,但她依旧淡定从容,生活依旧有条不紊,每日里认真地读书和写作,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她知道,有一天她也会追随丈夫和女儿而去,但这并不妨碍她认真地生活,她在认真里一天天老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是怎样的经历能够让一位老人写出这样的感悟!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因不愿与俗名浮利同流合污,为求内心安宁、人格独立和精神升华,往往退避山野江湖,或寄情山水,或求醉杜康,或潜心琴棋,或热衷佛道,以求摆脱一切世俗的牵挂。我是俗人,达不到他们那样高雅飘逸的境界。如此,就需要用一种恰当方式来消遣自己的情绪,写作便是最好的选择。我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伏案写作。雪白的墙壁,柔和的阳光,键盘上的敲击声……既未远离尘世的喧嚣,又能放心于形骸之外。

  有朋友善意地提醒我“别写了,你早不在读者的视野了。”仍不死心,继续涂鸦不已,但与早年求名求利无关。在我的世界里,认可不认可并不重要,选择写作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精神方向,选择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态度——这与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能否成为名作家实在没有什么关系。正如从小被父亲教育要做个有用的人。年少时,我曾将此作为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可随着年龄渐长,我产生了一丝疑惑,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何谓“有用”?庄子告诉我们,“有用”与“无用”只在于每个人的看法而已,它们是相对的,也是能互相转化的。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只管走好自己的路,认真地做自己的事,并在其中收获和体验人生独有的滋味。如此,我可能一辈子当不了作家,但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勇往直前,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像一支队伍。

  当然,人不可能一直长时间独处,最终还是要登上社交舞台面对人世间的纷繁复杂。独处和交往皆是人一生的无数个阶段,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一种遗憾,缺乏独处的生活本领则是人生中一种灾难。

  现在的我,该吃就吃,该写作写作,该玩就尽心去玩,一切由着自己性子来。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夜里,感觉空间太安静,就打开电脑听听郭德纲的相声;可以走到阳台上,望着夜空发发呆;还可以给自己泡一杯乡下朋友寄来的兰花茶,然后捧一本书慢慢品。总之,孤身独处,守住自己,其实就是最好的爱惜自己。

  至今,我也没有爱上孤独,却学会了独处。孤独是一种无奈,独处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正如此时,我在享受时光流逝的时候,有意无意之间敲打下如上文字。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