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看见

时间:2021-06-18 17:46:53

  我看见春雨绵绵,滋润万物生长;我看见旭日冉冉,喷薄万丈光芒;我看见小溪潺潺,汇入汪洋大海;我看见那片土地上的人们,脸上幸福的模样。

  我从山麓往上看。

  我是铜官山脚下的一块岩石。铜官山是铜陵人的母亲山,人们在这里开采、冶炼铜的历史可追溯到悠悠汉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萧条、百业待兴的局面,勤劳勇敢的铜陵人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在铜官山下开辟出一块热土。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都出自这里,铜陵也因此享有“千年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誉。进入新世纪,铜陵的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但铜陵人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们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路。曾经山体裸露的铜官山,如今树木葱茏,空气甜润,纷至沓来的游客拾阶而上,在满目苍翠中鸟瞰这座城市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我站在江南向北看。

  我是生长在江南的一棵树。滚滚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天堑,而跨越长江始终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从江北回铜陵的人们,总是拎着大包小包,拥挤在冒着黑烟的轮渡上好几小时才能回到南岸。1995年,“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不仅大大缩短了过江的距离与时间,更拉近了外出务工者和家乡的情感。后来,我又看见公铁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坐着高铁回家乡的梦想。洁白的复兴号像白龙飞跃长江,又温和地在江南停下,放下那些归心似箭的游子。如今的铜陵,交通便利,“一带两横三纵一环”初步形成,这里成了皖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我透过窗子向外看。

  我是在铜陵长大的孩子。小时候,住在低矮的房子里,窗外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常常见不到太阳的影子。现在,我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高层住宅楼,站在阳台上远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道路更加整洁宽阔,人们骑着共享单车哼着小调,悠闲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成了城市的常客。这里还建起了新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商业广场,假日时光中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我时常感慨这里已经不是以前的铜陵了,却十分欣喜于这种变化,这里仍然是我的家乡,那个生我养我哺育我的江南小城,那个我在异乡谈起会流露出自豪的地方。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再到新时代的与时俱进、日新月异,铜陵这座江南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是蓬勃发展中国的缩影,必将在新时代继续谱写辉煌的篇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实现。我看见了,中国人也能看见,世界同样能够看见。

  我看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看见高铁奔驰,飞机翱翔;我看见神舟升天,蛟龙入海;我看见新时代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陈子庚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