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本色潘军

时间:2021-07-07 11:38:10

  潘军曾说:“某种意义上,一个作家童年或少年的记忆,决定了他今后写作的方向。一种地域文化,对于一个作家意识的形成,是起着相当重要作用的。”因而,他喜欢将那些回忆皖南旧事的文章放在散文集的开篇。他对故乡的人和事,始终充满了深深的眷恋,那种情愫就像其笔下梅子岭的炊烟袅袅升腾,优美且动人。

  喜欢潘军散文,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文字。记人叙事,简洁恬淡,既不拿腔捏调,也不居高临下,就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信手拈来,或诙谐风趣,自有一种韵味,让人沉浸其中。忆旧的一辑,最出彩的莫过于外祖母的形象,仅仅撷取了几个细节,比如镇定自若闯过日本兵和伪军的关卡,深夜怒掀外祖父的赌桌,不卑不亢顶撞剧团团长等,就传神地勾勒出外祖母虽目不识丁却生性刚烈、敢作敢为的鲜明个性。

  潘军身上有着典型的文人气质,心气高,底气也足,是一个很直率、敢于流露真性情的人,这些都决定了他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顺风顺水。1989年秋天,他离开安徽省委宣传部去了省文联,从1992年起,潘军又过起了孤身漂泊的生活(他自己称之为自我放逐),先去了海口,之后去了郑州,最后是北京———合肥两地跑,就这样跑了六年。

  文集中的多篇散文都写到这段坎坷困顿的人生经历,一方面使他身心俱疲,看透了世态炎凉;另一方面,他更真切感受到友情的可贵。比如,刚到文联时遇见的老唐(唐先田),他一直为潘军的前程担忧,不过从不进行劝慰,而是一如既往地与之作随意性的聊天。再如,潘军刚到海口时,素未相识但极具热情的韩少功不仅为他安排住宿,并邀请其到家中吃饭。正是朋友们的理解与不离不弃,使得作者感觉彼此靠得很近,冷漠中的缕缕温情,支撑着他度过最背时的那些日子。作者由衷地感怀:“人这一生下来,其实最后得到的就是几个好朋友,因为父母终归要离去,儿女也终归要自立,能够相依为命的,惟有朋友,至于我,田瑛便是。”

  就从内心而言,文学在潘军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当老唐明确地表示不主张他南下去经商时,他说的一番话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写字台前,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潘军没有食言,所以下海归来后的他呈现出井喷状态:2000年,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内的国内七家出版社不约而同地出版了他的16本书,这在中国出版界十分罕见,被称为“潘军年”,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而他编剧本、做导演,摄制的电视剧如“二战三部曲”——《五号特工组》《海狼行动》《惊天阴谋》等都热播荧屏,红极一时。然而,潘军骨子里是把挣钱和写作严格区别开来的,就比如做电视剧,还是为了挣钱,没有成就感。他更愿意进行的是那种遵从内心的写作,恪守文学立场的写作。潘军所向往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喜欢传统文人的风范,喜欢士大夫式的清雅,尽管现实和理想永远有距离。

  盛名之下的潘军,有着异乎寻常的冷静与清醒。自序中,他直斥那些散文明星一方面可以对老实的学者兜售矫情笔法,另一面可以向正经的作家贩卖所谓的学养,颇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摆脱了名利诱惑与羁绊的潘军,既不申报任何职称,也不担任任何职务,正因为无求于人,所以才敢于说不;才能抑制骨子里的轻薄,内心保持住一份宁静。而他最希望的仅是自己能成为一个纯粹的或者比较纯粹的作家。

  2017年,潘军离开寓居十几年的京城,回到了故乡安庆,为其书房和画室取斋号“泊心堂”。他每天早上去泊心堂,沏一杯茶,执一管笔,很随机地点点染染写写画画,践行其“六十之前舞文,之后弄墨”之约,而后便有了《泊心堂记:潘军文墨自选集》,收录其绘画赏画后的心得与感悟三十余篇,画作百余幅,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潘军的这些散文,延续了一贯的风格,诚如他所言:“从前看齐白石,不觉得妙,如今读来,妙不可言,知道了一种大巧若拙的美。但凡文学艺术创作,朴素的美终是大美。”而知人论世,更有着阅尽沧桑之后的睿智和淡泊。譬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评说欧阳修“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摆脱政治上失意的阴影和诽谤的困扰,寄情于山水,诗酒逍遥,并作出惊世之作,可见是老江湖。”出语颇为新奇。《燕赵悲歌》则由荆轲刺秦引申至不肯过江东的西楚霸王项羽,直言:“说到底,我们至今缅怀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正义,一种血性,一种肝胆相照的侠气,一种慷慨赴死的豪迈,这便是高贵的英雄气,浩然长存天地间。”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陈师曾在谈到文人画的要素时这样指出——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可见,这已经不是画的境界了,而是人的境界。”笔墨春秋,画中人生,潘军正以此自勉,潜心作画和写作,努力达于其境。陈小龙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