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赛龙舟,这些都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端午节的重头戏还是粽子,想想我的口水就会不禁地流下来。
端午节头一天,爷爷奶奶就把红豆、糯米和粽叶洗净,分别放在水里浸泡起来,因为这样处理后包起来的粽子才好吃。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开始包粽子。奶奶无愧是我们家的包粽子达人,包粽子手法相当熟练,只见她取出一片散发着清香的粽叶,在手中摆弄后便成锥形体,然后放入红豆、糯米,压实,再把多余的叶子折过来盖住米,最后用绳子捆扎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包粽子,前面几步都很简单,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我正暗自得意,心想包粽子没有什么了不起,但系绳子时米却好像偏偏跟我过不去,一下子从卷好的粽叶里偷偷跑了出来。我很生气,连忙取出一片粽叶把漏米的地方包住,糯米又从另外一个地方逃了出来。不够吗?再添加一片,但米还是没有包裹住,弄得我手忙脚乱,狼狈不堪,粽子也被我包成了五花大绑的大肚子将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连一贯严肃的爷爷也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包粽子看似简单,却是技术活,这下你知道什么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吧?”
说笑间,粽子终于包完了,下锅煮熟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清香宜人的粽子,享受着天伦之乐。那份温馨与愉悦,让我久久难忘。
陈瑜
|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