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立秋

时间:2021-08-18 11:31:05

  立秋像一周里的星期四,站在星期四的船上,再撑一篙二篙就到周末了。所以我们上学时就盼星期四,周末的愉快已提前奖励星期四了。

  不过到了年的立秋,仿佛并没有这么快乐,我们都不想迫近年岸。年轻人想躲进他的嘉年华里,尤其是女人,恨不得叫停时光;而年岁大的更不想听到秋声,那意味着要登上年岸了,意味着口袋里不太富足的金币,又要交出一枚。无情岁月增中减,这个加减法谁都会算,这一头是加法,那一头是减法,看是给你加了一岁,来年里却减了一年。

  时至立秋,其实一年才过去一半,但感觉上不是,仿佛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一年将它的前半年是张开了呈现的,而将后半年是压缩了呈现的,所以你的感觉通常是下半年短于上半年。压缩不仅是感觉到的,也是事实上的。白日里的部分时光被压缩到黑夜里了,从两头向里挤压,白天的尺码变小了,虽然还是一天,这一天不够裁制忙碌的现实了。于是只能裁一件均码的现实,大多数的人穿到身上都紧梆梆的,秋和冬严重缩水,下半年自然就感觉短了。

  时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齐己)

  兹晨戒流火,商飚早已惊。(杜甫)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杜牧)

  立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惊”,惊流年太快,所以立秋是一

  个让人警觉的节气。都到立秋了?一年又快过得差不多了。

  这会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会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努力进取,把压缩的时光撑得满满的,甚至连夜都被光撑得白亮白亮的,他要让每一个日子不虚度。那些掉在犄角旮旯的零碎时光,也被他当金子一样使用了。会用时间的人,一定会用时间的边角料,那些碎金碎玉都被当整金整玉使用了。

  而另一种人会在惊之后而感伤。秋是容易带动伤感情绪的季节,所以古代有一种现象叫悲秋,有一类人叫秋士。这与古人的寿命有一定的关系,岁至立秋,差不多抵达了暮年的边界。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绝大多数的古人都没能活到冬天,五六十岁的年纪只好比中秋而已。

  感伤也与那时的风物有一定的关系。立秋到了,稻子熟了,果也熟了,差不多都熟了,而成熟的下一站就是衰煞,万物被采收后的空寞感,也随之而来。如今的风物,成熟都向后顺延了,就像如今的孩子,二十几岁还像个孩子。

  记得小时候,开学前就收完了稻子,如今立秋稻子还没有抽穗呢,它像一个青年一样地生长,很难让人看到苍老,看到岁暮。

  早先的人们比较关注物候,他们天天刷的屏是大自然,自然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他们都能感触得到。一叶落,看到了,秋意也触到了;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看到了,秋凉也触到了。对自然的敏感也牵动了对生命的敏感,自然物象的衰也就容易关联生命肌体的衰。

  现在的人对自然表现出了顿感,甚至是无感。大雁南飞或是北归,人们几乎无视;北斗阑干南斗斜,似乎也没有关注过。目光由自然转向屏幕,由室外转到室内。科技引领人生,科技的空间没有四季变化,没有落叶秋风,只有满屏的常青树,只有四季恒温的空气,于是也就没有了悲秋,感触从物候中退了出来。

  细心的人会感觉到,生命体对季节有一种本能的呼应。立秋了,仿佛落发也多了起来,但感觉迟钝的人未必能抓住二者的关联。

  立秋,所宣告的并不是衰煞,相反它广而告之的是向着新生的飞渡。在炎夏中走了一季的瓜菜,虽然在立秋时尚一脸疲惫,但秋凉一来,它们的新生也就来了。辣椒、茄子、黄瓜、豆角很快发出嫩头,比春天还会生长,结得满架满枝,园子又像个园子了。

  我们时常说的“倒嫩”,就是立秋后的杰作。俨然枯藤,却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这便是诗人赞的“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生长的续航还能跑很长一段呢。

  经常将自己关在室内的人,要出门走走了,不是走高速走大路,而是来一次垄上行: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

  要看见自然,听见自然,嗅到自然。要让你的五官获得感觉,不然它们只能是眼耳口鼻舌,而不能发展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觉,表明醒来了,觉察了,表明已经跟客观世界沟通了,表明作为主观,你已经存在了。

  梭罗说:“我本来只有耳朵,现在却有了听觉;以前只有眼睛,现在却有了视觉。以前是一年年过,而今活在每一刹那……”

  是什么让他拥有了听觉和视觉,是自然,是自然爱的他和他爱的自然。也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感受到色彩、声音和生长的明细,才会让每一刹那都充实饱满,并且新鲜新奇,而一旦没有了这些明细,一年也就是一些没有区别的日期。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在这立秋的节气,你被秋惊到了吗?仇媛媛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