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青
5月是出行的好日子,没有明晃晃的太阳,阴凉舒适,微风徐徐,空气弥漫着花香。我们自驾前往马鞍山,我们此行并非专程旅游,而是陪婆婆探望多年未见的堂姐,我称她大姨。上了岁数的人,总希望亲人间多走动走动,增加情感抚慰。
九十有一的大姨,以西式见面礼仪相待,拥抱亲吻。由于腰部出了状况,不再挺拔,但精神矍铄,条理清晰,不愧为饱读四书五经之人,客厅挂有一幅长卷字,出自大姨之手。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便耄耋之年,仍旧魅力四射,光彩照人。
从婆婆口中得知,大姨父曾任南陵县县长,上世纪五十年代调到铜陵,大姨父曾担任过有色公司副总经理,1969年调到马鞍山,从此便在那落地生根。我未曾见过大姨父,只闻他的工作能力强,文化修养好。其实,从大姨和他子女身上,就能感受一二。一个人的修养、言行举止,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身边最亲的人。
第一次见大姨,三十年前,我刚结婚。她带着表姐,那时的大姨退休不久,精神状态极佳,早晨阳台上锻炼,舞剑,腿一扳就到了肩膀,两腿劈叉,轻而易举,我看地直咂嘴,佩服“功夫”了得。记忆里,大姨身上有一股子积极向上的精神。第二次见到大姨,七年前,携几个子女,那时背已驼了,手持四轮带座凳拐杖,便于随时随地歇息,乐观的生活态度丝毫未减。
这次到来,算是真正走近她的生活,三室一厅的房子,结构装潢有些年头。大姨房间里的家具,与大多数人家没什么两样,床铺衣柜办公桌。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床头上方挂着的玻璃相框,里面有不少姨父大姨年轻时的黑白照,大姨跟我说着照片的年代和出处,每一帧照片后面,都泛着他们过往的幸福和甜蜜。从门后挂衣架上几顶帽子的样式,不难看出大姨是个时尚讲究的老太。我们落座,叙家常,从表哥口中得知,看书、写字、哼曲、散步是大姨老年的生活常态。挺羡慕大姨优雅自我的晚年生活。一个精神领域不空缺的人,生活永远五彩斑斓。
当我们准备去饭店时,大姨好一番捯饬,除了换身衣服,还戴上假发,镜前左梳梳,右拢拢,即便表哥一旁再三催促,也丝毫不马虎。饭桌上,四位表哥都到场了,小表哥还特意从南京儿子家赶回,只有表姐在南京女儿家离不开。不难看出,他们注重家族情怀。我看到了大姨妈的凝聚力,难怪有人说,一个家的女主人十分重要,会影响一个家族的凝聚力。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