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勇
还没进家门手机就响了。那头却长时间没人回答。我正想挂机时,一个弱弱的声音传了过来:“是叶老师吗?我是阿琪。”
我马上想起来了,他是我的一位学生。是很乖也很优秀的那种,生性腼腆,说话会脸红,学习不用父母和老师操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市最好的高中。可是他的成绩迅猛下滑,他写信给我说了好些苦恼和困惑。我给他回信,信写得很长,相信他会从中获得教益。他后来又到我家来过几次,话不多,但很朴实。三年后,他考入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前些日子,碰见他,他说想考研。
他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我那件事办成了。”我也马上想起,他指的是考研的事。果然,他说:“我考上浙大的研究生了。我在杭州。我过几天回去。”
过了几天,他打电话说他回来了,他想来我家。我打开家门的时候,看见他红润的脸庞,晶亮的眸子,年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谈了很久。吃中饭的时候,他忽然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没请老师吃过饭呢。应该我请你吃饭。”我和爱人忍不住笑了,我们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那天我和他一人喝了一瓶啤酒,两人都不胜酒力,我头晕晕的,他脸涨得通红。出门的时候,我挽留他,他说:“我要回去了,我从杭州过来还没回家呢。”我和爱人都很感动,这样的学生真让为人师的有不少感慨。
也就一个多月后,又接到一个电话:“叶老师吗?我是阿铭,今晚有空吗?我想请你和师母吃顿饭。还有其他一些老师。”我知道阿铭毕业后一直在社会中闯,前不久开了一家龙虾店。他在校时人缘非常好,脑子活,很有经济头脑,也很义气。我们到了“阿里巴巴”龙虾店,看见生意非常红火,服务到位,环境幽雅。阿铭年轻帅气,有着80后的直爽。我知道他早就想把他的老师们请来坐坐。他一一敬过酒后,脸已微红。他说:“我念书时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今天请老师坐坐,没别的意思。”他又谈起自己的打算,让人感到当年的小子成熟了。离开的时候,他连连说抱歉,让人想起他做学生时的模样。
我的两位学生让我想起很多。当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值很高,从小就把子女放到名目繁多的兴趣班。上学了,又想方设法塞进重点班,千方百计与老师搞好关系,可单单就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子女(学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不在乎他们的兴趣与能力。一个可悲的现象是:年龄越大,孩子的想象力越贫乏。缺少了兴趣与想象力,孩子们又谈何发展呢!我的两位学生在校可以说是成绩相差很大,但有经验有爱心的老师会知道,他们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他们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怕就怕,社会、家庭与学校在他们还未真正展翅翱翔的时候,就已折断了他们稚嫩的双翅。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成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我们倾注关怀倾注爱,他们的成长会有与众不同的芳香。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