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常东
2021年的三月之初,当我们再一次踏上南疆皮山县这片热土的时候,这里已然处处显露出盎然的春意与勃勃的生机。
路边的柳枝渐渐地吐露出鹅黄的新芽,而柳树就像是一个戴着面纱的女子,在暖暖的春风里悠然地梳理着秀发;那淡粉色的杏花,在枝干上一嘟噜一嘟噜地争相绽放,远远望去,满树枝上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新春新气象,新春新希望。我们这些在南疆皮山县支教的老师,在2021年春天到来之际,将迈步走进一所全新的学校——皮山安徽实验学校,这里必将迎来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当我走进皮山安徽实验学校这间崭新的办公室的时候,既有曾经熟悉而亲热的面庞,也有初次见面而陌生的面孔。新朋老友在寒暄之后,彼此都很快地安顿下来,等待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那天早晨,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达皮山安徽实验小学的门口时,学校的书记、校长和教导主任已经在学校大门口迎接我们。进入校园后,他们把我们带到了学校的会议室,学校寇书记致以简短的欢迎词,艾则孜校长也简短地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最后,教导处周主任宣读了我们支教老师的办公室安排。我被安排在了教学楼的9号办公室。
从教学楼正楼的南面楼梯走到三楼,正对着楼梯口的就是9号办公室。推开那扇木质的刷着淡蓝色油漆的门,一看,里面没有人,此时的老师都在教室里上着课。我和安庆市的童老师、池州市的阮老师和宣城市的蔡老师被安排在了这间9号办公室。我们4人把各自的办公桌安顿好后,此时,推门进来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看上去,年龄大概就在二十三四岁,她个子不高,人微胖,圆圆的脸上绽放着笑容。看见我们后,她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你们好,你们是安徽老师吧?”她的声音很甜美。“你们来了,这下可好了,我们就盼着这一天,我们可以跟你们学习很多东西。”她显得格外高兴。
她的名字叫刘玲,甘肃人,来皮山县教书也没两年。她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子,平时说话还带着一丝小幽默。刘老师平时做事也很干练,把班级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对待学生既严格又温柔,学生要是惹她生气了,她在狠狠地批评后,再自言自语地、小声地嘀咕几句就算过去了,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在想:对于一个年纪轻轻的小老师来说,这也是有了“天宽地阔”的境界了。她更是一个非常热忱的人,所以,没两天,我们就“混”得很熟了。在随后的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在给我们9号办公室带来欢乐和笑声的同时,还会不时地给我们带些苹果、石榴等水果,她总是说:“你们出门不方便,需要什么就跟我说,我给你们买。”“你们刚来这里,肯定还不适应,我给你们带水果吃。”“你们平时吃的咋样?要不要我给你们带早餐?”结果,有一天早上,当我们走进办公室,看见我们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个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是整整的一笼小笼包子,我们都很惊讶,真是一个热情、细心的好姑娘。吃着热腾腾的小笼包子,再回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我们也被深深地感动。于是,我们又打电话给其他办公室的几个支教老师,叫他们也到我们办公室来吃小笼包子,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9号办公室的这份欢乐和温情。从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9号办公室为欢乐办公室。
9号办公室,是有着一份情缘的办公室。我们在这间办公室一起工作的老师正好也是9位。在我们的9号办公室里,时时刻刻充满着阳光,时时刻刻洋溢着欢笑,时时刻刻感受着温情。
9号办公室,更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办公室。我们办公室里的9位老师,有几名是汉族的,1名维族的,1名回族的,还有1名藏族的,大家分别来自安徽、甘肃、新疆、内蒙和河北等。为了振兴民族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在一起研讨教育教学,为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和成绩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我们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是啊,9号办公室把我们支教的老师和皮山安徽实验小学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9号办公室把我们不同民族的老师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9号办公室更把我们皖江和南疆的那份深深的情缘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在2021年的学校庆祝元旦联欢会上,我们9号办公室的老师们用我们的真情演唱了一首由我写给学校的歌:“春风从天山吹来,吹进我们美丽的校园,校园处处绽放光彩。校园处处充满着爱……魂牵梦绕,日夜守望,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追逐梦想,永生难忘,这里是我们幸福的家园。”
“九”,更寓意着天长地久。鲜红石榴心相连,民族团结一家亲。在皮山安徽实验小学9号办公室里度过的这段支教岁月,将永远地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