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中
两次见到麦鱼,都是在餐桌上:热气腾腾的蒸鸡蛋里,浮浮沉沉着许多麦粒大小的动物遗体,饭店老板骄傲地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店里的一道特色菜——麦鱼蒸鸡蛋”。在这只蓝边碗里,麦鱼的存在价值,是被死死圈定在特色美食范畴的。
戴名世笔下的麦鱼,则游弋在桐城某些溪河中。他在《忧庵集》中写道:麦鱼长成于麦熟时节,因为形似麦粒,故称“麦鱼”。戴名世是一个饥不择食的饕餮之徒,他在很多美食随笔中,都有个不太负责任的定语:我最喜欢的。“最”是唯一,每一道美食后面,都缀着一个“最喜欢”的感叹,看上去是否更像客套话呢!所以,只要一看到他笔下“余所最好者也”之类的句子时,便忍不住要“呵呵”一笑。
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他的美食随笔。
他说在桐城诸多溪河里,仅有一两处地方有麦鱼的出没,且出来没几天便消失不见,人们不知其所来,亦不知其所往。麦鱼出游时的情形极为壮观:水面上浮游着一层,望之如黑云,所以捕捞难度近乎零。这样的景象,我儿时在老家见过,只是那不是麦鱼,而是黑鱼仔。
麦鱼出水即死,所以一般以晒干储存为宜,但储藏时间超过半年的麦鱼干,则鲜味大减。戴名世所处时代的麦鱼市价是一斤三、四十文钱,他说这并不算贵。以戴名世的味蕾评判标准,这些由半寸长麦鱼干制成的美食,已算得上风味别致了。可是,这摆在我们面前、卖到三十元一碗的麦鱼蒸鸡蛋,其味道远不如巢湖的银鱼蒸鸡蛋。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吧,于是,大家都摸摸各自的软嘴,昧着良心地赞道:“好吃,好吃。”
在戴名世这篇简短的美食随笔最后,他特地交代说:桐城邻县的庐江也产有麦鱼。有一年,我骑单车环游巢湖时,在庐江吃到过风味独特的米饺、酱猪肉和银鱼蒸鸡蛋,但一路上并没听说过什么麦鱼。至于他说石台山中产有麦鱼,这是可信的。不仅石台,青阳山中也多有麦鱼,否则,青阳酉华的这位老板,又从哪里弄来麦鱼蒸鸡蛋的食材呢!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