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未到,老钓们已经狂野难耐。接下来都是好日子。鱼群从深海而来,一路追赶捕食小鱼,又秉承着繁衍重任,离岸越来越近,早就忘记了危险。老钓们凌晨租船出海,在胶州湾里转悠,漂浮拖钓,既能轻松获鱼,又无挂底丢钩跑鱼之忧,可谓竿竿不虚。再远一点——其实也不算远,田横岛或灵山岛,莱州或日照,老钓们立于船舷,收到消息,及时提竿遛鱼,只听“呼嗵、呼嗵”,一条接一条地,鱼摔在甲板上,很快堆成了小山。
海钓与潮汐息息相关。所谓秋钓好,拂晓、黄昏、刚涨潮、涨半潮、刚回潮、落半潮,都是好潮水。老钓们一门心思研究着潮汐起落和流向规律,烂熟于心。每月的初一至初七、十六至二十二为大潮(又称活水),其他时日为小潮(又称死水),初三、初八前后几天也比较好。大潮过后二至三天水较浑浊,十一、十二、二十五、二十六水最清,初二、初三、十八、十九水最浑……
老钓们最愿意与三类人交朋友:渔具行老板、船主人、当地渔民。他们分别对应着钓具的专业、出海的保障、鱼情的搜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地道的渔具行老板,会从一竿一线开始关照你,直至配齐钓箱、钓台、钓椅、钓伞,再从入门级扶植你,经过升级、精良版、高手版,逐渐推进,步步为营。而一个船主人,要么拥有多年航海经验,要么是渔村拆迁之后,从船老大变为土豪闲下来浑身难受的主儿,坐上他们的船,“鱼道”基本不会跑偏,选钓点十拿九稳。当地渔民更不必多说,近水识鱼性,鱼之活动规律都在他们的命途里,什么时候转风向,什么时候换鱼种,皆出口成谶。
大海之鱼,各有固定的泳层,只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嬉戏、猎食或休息。潮水涨退以及风的大小都会对鱼的泳层产生影响。想钓石斑、鲈等凶猛物种,就得挂活饵。老钓们当然知道,沙蚕、海蟑螂、蟹肉都是上好的鱼饵。海蚯蚓尤其被冠以万能饵料。福寿螺在野外容易寻得,其外壳较薄易穿钩,是一款不错的饵,通常用来打窝。以上种种都需要保鲜。以沙蚕为例,先将报纸打湿,再把沙蚕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存放,可保鲜活七天以上。
老钓们并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解释,为什么非要去风浪颠沛里找快活——或者在外人看来根本就是花钱买罪受。说辞通常比较老套,无非是生活太平淡,每天两点一线,活得像个机器人。而钓鱼的时候,整个人有种细胞复苏感。不知道浮漂下面藏着的是条什么鱼,也不知道这条鱼有多大,自己的线组够不够结实……总之每抛出一竿就有可能出现肾上腺素的飙升。
又或者——长时间无动静,浮漂如定海神针一般,突然什么时候漂往下顿了一目,难道此时你不激动吗?低头点个烟,转身上个厕所,再看水面,浮漂不见了,难道这一瞬间你不紧张吗?钓鱼并不是只有钓到一条大鱼才能令人疯狂的。
老钓们的哲学就是这样,每一条都是因钓鱼而衍生。阿占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