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鸣虫帖

时间:2021-09-22 16:47:29

  寒蝉

  许多人或许认为,暮秋的蝉就是寒蝉,大谬不然。寒蝉,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蝉,体型比常规之蝉略小,肚腹滚圆,有白色的花纹,翅长于体。白石老人,画有一幅《红叶秋蝉》图,图中之蝉,其肚腹就有一道道白色的花纹。寒蝉漂亮,但漂亮的外表下,却隐忍着一颗悲伤的心,不是悲身、悲世,而是悲时——时不我待的生命紧迫感。其叫声,尤为特别,寻常之蝉,叫声多为“知了,知了……”,而寒蝉之叫声,则为“尾蚴尾蚴,哇……尾蚴尾蚴,哇……”,特别是最后一个“哇”字,声音高亢、嘹亮,拉得很

  长,很长,如幼童之啼哭。其声悲凉,故尔,晋·陆云《寒蝉赋》述之

  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尾蚴尾蚴,哇……”,乡人演绎之,而为“没有没有,麻……”,无“麻”,则难以织布,无布,则难以缝

  寒衣,因此,寒蝉之叫声,有“呼寒”之寓意。

  听到寒蝉的鸣叫声,路过的人,会禁不住举首,望向寒蝉可能栖身的那棵树,然后,摇一摇头——秋寒的意味,从身体掠过……

  寒蝉的行止也特别,它不会长时间踞于一棵树上鸣叫;它的鸣叫,像是一首哀伤、简短曲子,一曲奏毕,即可飞走,飞到另一棵树上,再次演奏……总是那么匆忙,那么急迫,它是一位节令的信使,急匆匆地忙着把消息传递给人们。

  寒蝉之后,大地萧条加快,木叶凋零,百草衰枯,很快,即进入衰草连天的景象……

  蟋蟀

  进入秋天,蟋蟀遍地都是,鸣声不止,白天叫,晚上叫——蟋蟀,是全天候的歌者。

  尤其是,夜朗星稀的秋夜,天凉,夜凉,月凉,此时,蟋蟀的叫声,也凉,直叫得人心凉凉。“促织鸣,懒妇惊”——是到了该准备寒衣的时候了。

  于是,秋夜,小河边,就传出了阵阵寒砧声。于是“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那些个临窗而望的人,那些个夜不成寐的人,在阵阵寒砧声中,愈加思念远方的征人了。

  《诗经·七月》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我怀疑彼时之人,格物不明,“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或许不是蟋蟀,而是灶鸡。灶鸡,属蟋蟀科,形似蟋蟀,身体略小,苍白,叫声亦如蟋蟀;却很少出户,多生活于灶头,或者床下,以觅食灶头饭粒为生。当然,《诗经》时代,住房简陋,荜户蓬门,“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亦不是不可能的。

  蟋蟀,可玩,可斗。中国历史上,曾“斗”出过一个蟋蟀宰相——贾似道。玩物丧志,贾似道“玩物”至极致,“丧志”亦至极致——遗臭后世。

  但,玩物,亦不一定丧志,今人王世襄先生,亦是喜欢玩虫(蟋蟀、蛐蛐等),但却玩出了境界,玩出了高度——《蟋蟀谱集成》《秋虫六忆》等书,风骚独领。

  蟋蟀中,有一种特别肥胖者,乡人谓之“油葫芦”,可食。炸而食之,有一种秋风在野之情味,也叫人觉得美——是一种肥美、香美。

  蝈蝈

  蝈蝈,体型娇小,积伶积俐,体肤翠绿,翅膀白洁,真是漂亮极了。蝈蝈,是蚱蜢中的娇娘子,蝈蝈是凝秋色于一身的翠珠儿。

  蝈蝈,喜欢立在庄稼的叶片上、叶尖上鸣叫,“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声音短促,节奏感强;居高声自远,声音特别嘹亮,特别清脆,也特别明净,纯粹如一滴清露。尤其是在中午,秋阳熠熠,田地里,一只蝈蝈的叫声,有一种秋阳般的温煦和明媚。

  蝈蝈易捉,寻声而觅,悄然走近,伸手可得。

  捉住的蝈蝈,带回家。将其放在盘满藤蔓的墙头上,或者篱笆上,又或者,干脆用高粱秆儿的修眉子,扎一只蝈蝈笼,将其装入其中,然后,挂在窗前的石榴树上,都好。

  蝈蝈,清晨叫,晚上也叫。感觉,一院的秋色,一院的秋声,满院的秋韵。

  尤其是在明月之夜。放一张矮桌,泡一壶红茶,庭院品茶、赏月,天空高远得宁静。蓦然间,树上的那只蝈蝈就叫了:“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声音,仿佛从月色中飘来,带着月色,带着清凉,带着嫦娥舞袖,甩出的那份体香,真是有一种天籁之美啊。
 蝈蝈鸣秋,鸣得不是秋衰,而是秋色、秋韵、秋收。在蝈蝈的叫声中,黄豆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满田野,都是沉甸甸的秋实。陆来森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