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丈夫在电话里对妻子抱怨:“就一个要不要回来吃晚饭的问题,便打来电话,有什么好问的?要回来自然就会回来,不回来,打电话也不会回来。”然后很不耐烦地挂掉妻子的电话。
我想,这位妻子应该是出于关心丈夫才打来这个电话,然而在丈夫眼里,妻子是没事找事。有的人,不懂得被人牵挂是一种幸福,反而把被人牵挂看成是被人管,看成是一种负累。
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会遇到类似的事。父母打来电话,唠唠叨叨半天,一些生活常识,反复说很多遍,已经反复叮嘱过的事,还在反复叮嘱,子女却不理解父母的牵挂,认为太唠叨,没说上几句,就急着把电话挂了。当然,也有些父母不懂得怎么去表达牵挂,把对子女的牵挂变成干涉,让子女产生厌烦心理。
被人牵挂,就是有人想你、关心你,有人爱,有人疼,有人在意;有牵挂的人,说明你心中有爱、不孤独。懂得感受牵挂和学会怎样牵挂,都是生活的学问。懂得感受牵挂,就不会错怪牵挂,辜负牵挂者对自己的关爱和好意。我们也要学会如何牵挂别人,懂得把握牵挂的尺度和分寸、时机,让被牵挂者轻松愉悦地接受关爱和好意,而不是成为负担、压力。
有人牵挂你,有人可牵挂,这是滚滚红尘里多么温暖的幸福啊! (王继怀)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