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最是骄子杨振宁

时间:2021-10-13 10:47:22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杨振宁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动情地回忆了他和邓稼先半世纪的交往、尤其是50年前机场话别的情景。他和邓稼先,从玩伴到同窗到一起献身科学,真正是同途的双星,令人景仰。

  我多次参与接待杨振宁,他一直是我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他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科学浸润的大师,是20世纪乃至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40年来,我零零散散发了有关杨振宁的文章上百篇,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应约为《世界华人精英传略》美国卷撰写《杨振宁传》。盖因该书的另一篇《李政道传》作者特别提到1957年获诺贝尔奖时“杨振宁已入美国籍”,显然是错了。杨振宁是持中国护照出席颁奖仪式的,所以我又补写了《杨振宁缘何入美籍》,谓其入美籍是1964年的事,因为他“所钟爱的科研事业,每每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不得已作出了入美籍的抉择。文章首发于《澳门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合肥晚报》再转载,是别样的“出口转内销”。

  报章上有关杨振宁的文章林林总总。作为其家乡的一名学文的史学工作者,我曾另辟蹊径,在《中国政协》杂志上以《杨振宁与诗文典故》为题,罗列了他走向学问大家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杨家祖传春节门联例用“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杨振宁开蒙背《龙文鞭影》,父亲杨武之教他唱《中国男儿》,他和邓稼先在战时诵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他论治学引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陆游“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他回合肥脱口而出“我家曾住赤阑桥”,问姜夔诗中的桥在哪,他在安徽大学从徽学研究谈“旧邦新命”。

  杨振宁深爱他的家乡,曾十多次回合肥。他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东侧家宅第五进东房。1944年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申领留学护照时,被要求填公历生日,不清楚的他急中生智毛估带猜加了一个月又十天,填成9月22日,这个“将错就错”错了几十年,直到后来查了万年历才知道是10月1日,和共和国成立同日。他母亲罗孟华的娘家三河镇能成为AAAAA级景区,仅凭水乡当然不够,必须提升文化品位。我最先探访到杨振宁1937年冬随庐州中学(今合肥一中)迁往三河续学时居住地是“南街417号”。2001年金秋杨振宁重回合肥前夕,我帮助三河镇将其旧居紧急修缮布置,他到后我又在现场接待解说。第二天《人民日报》上,我和杨振宁“同框”,当然我是沾了他的光。随后,北京《人物》杂志刊拙稿《杨振宁回故乡》,《作家文摘》摘载。杨振宁八十寿辰,我在《学术界》发万字论文《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增加了自信心——杨振宁的学问人生》。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演播室,我和主持人对谈杨振宁,题目就是《在母亲身边的日子》。

  杨振宁把1971年自己首次回国访问视作和邓稼先一起为祖国服务“共同途”的肇始,50年来竭尽全力。他赋诗“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他在清华大学的宅邸就叫“归根居”。他明知夕阳短只争朝夕献身中国科教事业局外人可能不知,他至今没有拿清华一分钱局外人可能也不知,他住清华的房子却把纽约石溪的家宅捐给清华大学局外人可能更不知。他已正式恢复中国国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公民、中国院士。

  东汉的学问家严子陵晚年隐居富春江畔,范仲淹为其写有《严先生祠堂记》。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其中褒扬严子陵的话来颂扬杨振宁: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功高德劭,寿竞期颐。杨振宁百年华诞,家乡人民为这位骄子乡贤暖寿的最好礼物,是合肥如他所愿,已然“高速发展”!

  □文/戴健

稿件来源: 合肥日报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