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处于“躺平”的生活状态,我想,不外乎有三个原因:一是天生懒骨头,胸无大志,人生缺少追求;二是自愿选择悠然闲适的生活方式,享受已经拥有的一切,不想得到更多;三是不得不“躺平”,比如身处某个小环境中,不想去应对无聊、尴尬、无意义的名利之争,干脆选择放弃。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不得不选择“躺平”,那么不要忘记给自己找一个好地方“躺平”,这个地方是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安放心灵。如果我们身在一个矮小的空间,不要沮丧,不妨先主动“躺平”,这个姿势,可以让我们获得新的高度,让我们的目光和思考多了游刃的空间。记住,躺下,并非什么事都不再做,我们还要继续思考。躺下了,心静下来,某种程度上更适合思考。躺下了,不是去休息,而是要仰望,仰望自己的星空。先停一下,找找往后的发展方向,蓄力再出发。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一些年轻时很想得到的东西,可能已不想得到了。我现在把自己的生活删繁就简,每天只在意三件事:读书,含写作;健身,含旅游;美食,含茶酒。在其他许多与名利争斗相关的事情上,我选择“躺平”,不再涉身其中。
“躺平”,让我联想到一句名言:有所为,有所不为。“躺平”,我们还有自己该做的事要做。这该做的事,或许对生活而言更有意义。还有,在某个方面、某个阶段,我们“躺平”了,是思考,是蓄力,在另一个方面、另一个阶段,我们又可以挺直腰杆,努力奋斗。
(张正)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