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佳莘
在学车场地,寻找着车牌为886的教练车。很快便看到了车,见到了我的师傅。第一眼望去:师傅有点秃啊,为了不让师傅发现我在看他头顶,视线缓缓下移,师傅的眼睛很小,但眉角却是上扬,看着笑咪咪的样子。
教练是老教练,上车之前对我说,这车子呀,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一个方向盘,方向盘是圆的,就仿佛地球是圆的一样,你想怎么走你就怎么走。当然,我知道这学车远非那般简单,想必教练是参透了初学者的那一份敬畏心理,以此来淡化我们的紧张情绪。教练姓李名冰,是一位上了五十的瘦高个,虽然眼睛有点小,但却显得精干且自信。
终于要上车了,看着个子小小,身材单薄的师傅,手脚竟有些发软。“师傅好!”我露出一个自认还动人外加谦卑的笑容,希望他能给我大开绿灯。心想:他能行吗?凶吗?最主要的,他能教会我吗?
“来,先教你怎么打方向。打方向需要双手交替着打。”说着,就手把手教我怎么向左和向右打方向了,“用刹车来控制车速,今天先带你随便看看,找找车感。”说罢,便让我起步,围着场地兜圈子。他讲起车来,幽默风趣,言语之间闪烁着人生的哲理,他讲车就好像是他在讲人生,一个小小的驾驶动作都会引申到人生的某一个环节。人生的哲理:“人生和这开车一样,偏左了往右打,偏右了往左打,不断纠偏,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又比如“一个人车技再好,但心中没有规则,也会车仰人翻……”
这哪是教练,这简直就是一个哲学家!
李师傅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也是十分耐心,我们头一遭接触“驾驶”,什么也不懂,也难免出很多低级的错误,他总是微笑着,要你怎么去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启发你,来让你放松。“第一次握方向盘,就像初次握女生的手,有点紧张激动是难免的,握久了,就像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在无伤大雅的调侃中,我紧张的情绪逐渐松弛。
看来,我们真的是遇上了一位“大师”级的好教练,情不自禁间便暗自窃喜。
之后几天,我便天天去练车,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技术也越来越精湛。临近考试的几天,我前去练车,教练的操作更为奇葩,竟然让我做副驾驶帮他教学员,自己到一边抽烟去了,还跟我说“要认真帮我教,多看着点,你考试肯定没问题。”师傅的眼光是独到的,科二我果然一次就通过了。
跟师傅也慢慢混熟了起来,练习科三也不会有那么拘谨,甚至坐在车上还可以一起聊聊天,唠唠话,让我枯燥无味的学车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学习面对急弯,面对烂路,面对各式各样的新情况,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从开始惊吓与不知所措慢慢转变成为马上采取应对措施,在实践中收获了经验,不会再起步停车就熄火,转弯转到对面车辆的车道上。回想学车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兴奋、紧张、激动,诸多的情绪都体验了一遍,也让自己更清晰的再一次认识了自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自己认真的思考自己的路,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是首要的。生活就如同学车的旅途一般,从最开始报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搏斗就开始了,做好准备随时应对报名后的考试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同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样漫长的等待后就是充满汗水、紧张、喜悦到平淡的历程。付出总会有回报,从报名开始,到理论考试,再到场考,还有最后的路考,我无一例外地积极、努力和认真地进行了准备、练习和总结。同时,在教练认真、仔细和耐心地教导下,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经验有了很大地提高,驾驶操作技能也有了质的飞跃,并顺利通过了各个科目的考试,达到了可以独立驾驶车辆上路的水平。
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驾照,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次考试,这次虽然通过了,但是我知道,前面还有更多的考试在等着我,只要你勇敢面对,努力奋斗,就一定会过五关斩六将!
曾有人对我说: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像是开车。也许你对前方的路并不了解,但你一定要奋勇向前,才能达到预订目标……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