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携漫徒劳。”这条谜语的谜底就是空竹。空竹又名小葫芦或扯铃,起源于“空钟”,是一种“以竹为之,因风得声”的中国传统玩具,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就写过一首《空竹赋》。空竹分为单轮空竹和双轮空竹,高速转动时候会发出嗡嗡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空竹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天,我和妈妈去植物园玩,看见几个爷爷奶奶在草地上抖空竹,空竹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绕着身子转,一会儿飞上蓝天,飞下来竟奇迹般地回到绳子上了。一位老爷爷还把五星红旗、几米长的中国龙接在空竹上面,空竹在老爷爷的转动下腾空而起,宛如飞龙在天,实在太壮观了。看着我跃跃欲试的样子,妈妈便买了一个空竹给我,让我早上抽空去植物园跟老爷爷练习。刚开始是练习抖起来,我发现确实有点难度,因为是单轮空竹,一头大一头小,不仅要保持平衡,还要跟着空竹小头转,要不然空竹就会打结。刚开始练我总是摇摇晃晃,空竹总是歪斜,但是我没有慌张,而是沉住气,加快抖动速度,保持空竹平衡,越练越起劲,渐渐地,空竹发出了一阵阵哨音,在我手里也变得格外听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玩的花样也多了起来,学会了魔法扣、鲤鱼翻波等高难度动作。
通过学抖空竹,我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我也在玩中找到了乐趣,在玩中锻炼了意志,在玩中增强了体质。空竹,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汤宇轩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