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昌
遇到争执的问题,我们总说要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在这里主要是求同,为了达到一致的意见,使得事情圆满解决。存异成了被抛弃的,好像是不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实,在人生的旅程上,存异能为我们的成长打开眼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被人接纳自己的意见,而不情愿接纳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尤其是作为领导表现得更加明显。好像应了那句话,先民主后集中了。这样的结果无形中,就失去了许多提高的机会,当然,也失去了会有所变化的契机。
有一次,单位要组队参加上级的一个比赛,其中有一个同志技术能力非常强,就是与组织者的观点有许多不相符的地方,容易引起争论,不易团结,不得不舍弃了这位同志,哪怕技术实力受点影响。其实,人们经常喜欢和有着相同观点的人一起探讨问题,这样意见就容易达成一致。如果你的周围都是和你观点一样,久而久之,你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理解其他人的观点,更不喜欢和不同观点的人在一起。这里就只有求同了,而且是简单的求同,缺少了给人启发与智慧的求异,无疑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和观点一样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一个误区,那就是身边即世界。会认为周围人的想法就是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想法。如果周围人与自己的想法再一致,那就容易陷入一种偏执,即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而且是不可挑剔的。
细想一下,这样的情况其实很难存在的。婚姻中,夫妻两个人,还是最近的人,有着切身利益的人,针对一个问题,所存在的不同观点就很多,会为此吵架。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够观点完全相同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是有着不同而不说罢了。这其中,有的是迫于对方的地位,有的是不想为此而争执,总的来说,也是大家的包容与理解吧。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在同观点无争执的安逸环境下,就会越发认为自己是对的。无论你所持的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你都是偏执的一方,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自以为是地认为与你同观点的人是大多数,然而也许只是因为你周边的人与你观点相同,但这不一定代表世界上大多数人与你观点相同。要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你就是原地踏步,没有什么眼界而言。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交流,去寻找有不一样观点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和他们的相处中,知道我们的哪些想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让自己有所改进,更加完美,事业才能发展。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