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老乡

时间:2022-01-24 10:59:20
杨书清

  北京家里的纱窗坏了,要换纱窗,女儿就约了师傅到家里来修。这师傅姓徐,话不多。第一次来,主要是检查一下哪些窗子需要换,量个尺寸。过两天徐师傅又来了,他把重新做的新纱窗拿了过来。在他换纱窗的间隙,我便同他聊了起来。一聊才知,徐师傅家在我们省六安市。我说:“我们是老乡,我是从合肥来北京的。”他一听很高兴,连连说,碰到老乡了,真好!他说,他来北京打工有好几年了,家里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爱人身体不怎么好,全靠他打工挣钱养家。说着眼圈便红了起来。见状我便安慰他说,等孩子大了家里会好起来的。听我这样说,他也表示赞同。他问我可去过六安市,并说:“我们那里山清水秀。”我说,去过,六安是个好地方。听我赞叹他的家乡,他很高兴。我便问了他在北京打工的收入以及住宿等情况。他说,在北京打工收入还可以,就是人辛苦点。他在郊区农村租了一间房,每月房租600元钱,每天外出干活早出晚归。说到住房,他便很自豪地告诉我,他在六安老家靠自己打工挣钱,盖了楼房,并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以后在外面干不动了,就回到家乡自己的那个院子里去。
 纱窗修好,送走徐师傅后,我就在想,我们安徽有多少个像徐师傅这样的打工者,奔波在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他们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有一年春节我在回老家的高铁上碰到几位在北京打工的老乡,他们说,“鸟巢”是我们建的,“水立方”是我们建的,国家大剧院也是我们建的,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我要为我们的这些安徽老乡点赞。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