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夕阳之年学二胡

时间:2022-01-24 17:14:59

  张振中

  在初为人师的岁月,我任教那所小学有一位中年老师会拉二胡,他经常利用茶余饭后或夜晚拉二胡,那婉转动听的旋律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我。只要我听到二胡的声音,便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分享他拉二胡的乐趣。那娓娓动听的琴声如天籁之音,使我萌生学二胡的初衷。

  在那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我当民办教师买不起二胡,只得向别人借了一把旧二胡。那位老师教我简单的拉二胡知识,画一个52弦把位示意图教我练习把位,还有《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手抄的简谱。二胡在他的手里,手指在两根弦上翩翩起舞发出悠扬动听的旋律。可是二胡在我的手里根本不听使唤,手指不灵活,欲拉5的音符却发4的声音,那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由于自己一不会识简谱,二不懂乐理知识,没有音乐细胞,简单的四分之二曲谱既唱不准又拉不了,谈何学二胡,兴趣如秋风扫落叶随之而去。

  那位老师仿佛看出我的心思,耐人寻味地对我说:“千日胡琴百日箫,笛子喇叭在一朝。二胡是中国乐器中最难学的一种,必须有一定的耐心,还要学一点简谱知识才行呢?”他的话使我深受启迪,原来二胡发音不准是把位没有切准,缺乏节奏感是自己不懂简谱。因此越拉越不像,越拉越别扭,越拉越跑调,叫人心烦意乱,心情很纠结。学习二胡的兴趣此一时彼一时,有时爱不释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时几天都不摸一下毫无雅兴。

  然而,学二胡并非一蹴而就,经过一段时间的鼓捣似乎有点起色,能用52弦拉最简单的四分之二曲谱。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位会拉二胡的老师竟然调走了,学二胡就此搁浅。那年代我既没有现存的曲谱,又得不到会者的指导,课余时间利用收音机听歌曲,凭着自己的感觉来拉二胡。由于方法不妥效果不佳,感到心灰意冷,学二胡不得不知难而退。那把二胡也因此完璧归赵了,我的业余生活少了一门兴趣爱好,多了一缕忧愁。

  退休后,我经常到菱湖公园遛弯,只见三五成群的老人围坐一起操起二胡娴熟地拉黄梅戏,简直与音乐专业技术人员相颉颃,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而我还是一介退休教师,竟然连二胡都不会拉,相形之下羞愧难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为了如愿以偿,我买了一把心仪已久的苏州二胡,终于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二胡。然而,当我拿起二胡竟然是如此隔手生,四十多年前学的那点皮毛知识,时过境迁早已付之东流。我始终找不到当初学二胡的感觉,更没有年轻时那股火热的激情。民间有一句口头禅,心中没谱拉不了二胡。我从学习音乐简谱起步,把学习简谱与学二胡同步进行,使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用52弦选择G调歌曲,对着曲谱练习拉二胡。在那两根琴弦上,既要拉出音符的高中低音,又要拉出曲谱的节奏,忽而内弦,忽而外弦,忽而一弓拉多个音符,忽而一个音符要延长几拍,还要灵活地变换把位,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为了掌控音节的时值,左手与右手不协调,弄得手慌脚乱,感到力不从心,令人难以驾驭局面。学二胡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须要毅力与耐心,不可一曝十寒,一日练一日功,三日不练隔手生,一月不练一场空。拉好一首曲谱是对艺术的追求,有时为了一个音符,一个音节不知拉了多少遍,反复拉,反复练,不厌其烦。

  常言说得好,三分节奏,七分弓力。在练琴时根据曲谱节奏的需要把握好运弓力度与速度,才能拉出抑扬顿挫的旋律来。遇到棘手的问题,结合吹口琴的技巧,再把吹与拉结合起来研究,适合口琴演奏的曲谱就用口琴来吹,适合二胡演奏的曲谱就用二胡来拉,交叉感应领悟其中的微妙,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拉一首曲谱,必须备好功课,只有把曲谱背得滚瓜烂熟,演奏时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拉一首歌曲,必须做足功课,只有会唱这首歌曲,演奏时才能挥洒自如行云流水。熟背曲谱,会唱歌曲,与学二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把握好节奏是拉好一首曲子的前提,一弓拉和一弓推的音节要干净利索,切不可拖泥带水,更不可抢弓,否者影响曲谱的旋律。在拉弓与推弓的瞬间灵活地换弓,不然就会产生弓前音影响节奏的连贯性。换把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随即转换思维,从一把位下到二把位完全凭手感的灵敏度,一步到位稍有偏离发音就会不准。练琴时,从一个音符滑到另一个音符,音阶突然升高好几度,中间的音符轻滑而过无缝对接,否则会出现串音,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其实,拉二胡是靠大脑神经中枢的指挥,演奏时既向左手输送按把位的信号,又向右手输送拉弓与推弓的信号,脑手并用协调一致才能拉出饱满圆韵的音符与婉转的旋律。练习节奏以耳熟能详的歌曲为突破口,练琴时用手机的录音,然后试听音频的效果,那些音节不到位,那些节奏不连贯的地方,慢慢地予以纠正。通过反复练把位、练指法、练弓法、练节奏和试听似乎领悟其中的技巧。掌控好颤音、倚分音、休止符、切分音、连音线、增时线、减时线以及小附点的演奏技巧,是拉好装饰音的难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操琴苦练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我初步掌握了15弦、52弦、63弦演奏的技巧。在循序渐进练琴过程中走出了“瓶颈制约”的障碍,养成良好的乐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旋律之中。岁月在指尖上不经意地划过,曲谱从琴弦上流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奇迹终于发生了,二胡不再发嘶哑声音了,那久违的旋律随着灵感从心灵深处流出。手指也熟练多了,如蜻蜓点水运用自如,也能在两根钢弦上婆娑起舞,让人欣喜万分,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清晨,我坐在阳台上沐浴着晨曦,操起二胡那悠悠的琴声骤然飘起;夜晚,暮霭降临,我坐在阳台上神情专注地演奏经典红歌、黄梅戏,那难忘的旋律仿佛把自己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乐在其中。二胡成了我退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音,人生的感悟伴随着二胡美妙的旋律飘向远方……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