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煤油灯下

时间:2022-01-24 17:38:39

  上世纪80年代初,乡下已通电,一盏15瓦的电灯泡挂在门头上,供两间房照明。灯光昏暗不说,停电的日子很多,煤油灯还是家里的主要照明设备。煤油灯多为玻璃材质,用棉绳作灯芯,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罩则用玻璃制成。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上,用火柴点着绳头,光亮就来了。

  我家那盏煤油灯,灯座上黑乎乎、油腻腻的。灯罩早就不知所踪。家里还有一盏是自制的小灯,用墨水瓶作底座装煤油,墨水瓶的铁盖子上戳一个洞,把长长的棉线放到墨水瓶中,再从盖子上的小洞里穿出来,点燃棉线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煤油,还可以用菜籽油替代。

  油都是非常金贵的。家里一般只点一盏灯。做饭时,灯在厨房,一家人便在厨房。吃饭时,一家老少围着锅台,煤油灯放在锅台上。有时是一锅稀饭,有时是一锅山芋,有时是一锅菜饭。菜大多是腌白菜,要是腌白菜煮豆渣,就算美味。

  夏天,日长夜短,天黑之前,写完作业,吃饭,洗澡。天完全黑了才会点灯。冬日,天黑得早。夜幕降临,微弱的灯光亮起,就着这样的小小的、昏暗的灯火,一家人围坐一起,孩子看书、做作业,大人聊生产、做家务。油灯上方和周围的墙壁早被熏得漆黑一片,我们的鼻孔里也有黑黑的油烟,用手一抹,就成了一个大花脸。

  那些寂静的夜晚,小小的火焰闪烁着,母亲在昏暗中缝补衣服,我们围坐在母亲旁边叽叽喳喳。有时母亲给我们唱歌,“拍大腿,唱小调,又有棉花又有稻,又有花生六谷泡,又有洋钱换小钞。园里菜青扑扑,圈里猪肥嘟嘟,塘里鱼就么忽,跟年过年有鱼吃”。摇曳的光亮下,我们仿佛看到了香喷喷的鱼肉,吞着口水。

  有一回,我们在灯下做作业,母亲一边纳鞋底一边给我们讲程芳朝的故事。桐城清代名人程芳朝自幼家境贫寒。大年三十,他的母亲赊来半边猪头准备过年,屠户却带走了那只已经煮得半熟的猪头。小小年纪的程芳朝人穷志不穷,对着流泪的母亲说:“母亲莫要泪涟涟,剩锅油汤好过年。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年来月月年。”从此,他更加好学上进,终于考中,做了高官。

  我们听着母亲的故事,字写得更为工整。
 有时,我们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母亲还在灯下穿针引线。麻线穿过鞋底的“咝咝”声,伴着呼呼的风声。我们望着斑驳墙面上低头眯眼的影子,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里,那双黑色的灯芯绒面,白布滚边的新棉布鞋竟变成了一只船儿,带着我们去远方。魏海霞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