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村庄的风骨

时间:2022-01-25 14:39:19

  子风

  一个仲冬的早晨,环顾家乡老屋的四周,除了冬天必备的肃穆和冷冽,没有看到任何祥瑞的景象,但我还是觉得这是神谕的季节性语言,让我又一次看到了一双眼睛背后的等待。

  走在冷风残留的小路上,心情有一种幽静的超脱。随微微而来的寒风翩然而至的,已不是熙熙攘攘的快乐,而是空旷如烟的寂寥。田野上,唯一的一棵乌桕树上,不时传来一阵令人窒息的乌鸦鸣叫,这令人惊恐的声音,让本来就已静寂的原野,平添了几分伤感。

  每次回家,让我与母亲一起想起的,既有闲时的唠叨,也有已随风而逝的“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言碎语”,还有为了一点点小事,就会来一次中国式“吵嘴架”的记忆。如今面对的却是空空荡荡的堂屋,曾经几十口人在此繁衍,在此上演人间温情,也演绎生活的“一地鸡毛”。这个冬天,老屋陷入了另一种静静地聆听,静静地凝视着一只落单的蚂蚁,静静地抵达乡村的晨钟暮鼓。

  我想,那种静,定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是一种有了佛性的虔诚,没了凡尘的苦难和辛劳。纵观人生世事繁华,最后都会还原为这静静的一部分,甚至每一次回眸,人性的那点柔软的善,便有了幽兰的芳香。村庄农耕千年,其实,石器时代并未远离,而是隐匿于生活的需求与琐碎之中,如石碾、石磨、石滚、石臼等等,生活中的石器不胜枚举,曾经的它们都是农村倍受敬重的生活必需品,从它们忙碌的身影里,可以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领略到人类为了生存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领悟到人生最朴素的哲学意义。随着工业血管的不断扩张,这些农耕文明也随之隐入时间的风尘,像一位伫立于寒风中的老者,默默注视着烟雨的风声,落寞地聆听着失语者的歌谣。

  母亲说,她不会离开现在居住的村子,虽然村庄已经陷入了沉寂的空闲状态,但她离不开那些曾经的岁月,那些岁月留下的瘦弱伤痕,已牢牢烙在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如杂草丛生风干的水沟,落满尘埃的老屋门窗,慢慢老去的农具,静静腐朽的铁炉……看着那些弥漫岁月的留影,心灵深处便升起一股慰藉的暗香。从此,我也相信,母亲的内心深处,肯定充满阳光般的等待,有了这一缕阳光,村庄才会生机绵绵。

  早晨,独自站在村庄的高处,让目光穿越初冬的田野,清晨的薄雾弥漫且清澈,四野的植物节奏明朗,没有憔悴的工业污染,那些匍匐在泥土上的儿时记忆,被冷冽的风吹醒。时间,雨水,阳光,飞奔而来的云彩,不断幻化的颜色,超越红尘的山水,给予万物各自安好的生长密码。守望,死亡,相思或新生,让每一种距离都成为生命最终的飞翔。

  空气纯净而又凝重,景色清纯唯美,朴素单纯,这样的氛围中,泥土与流水开始了倾诉;行走的晨雾,清润浪漫如梦如幻,让乡村最深处的诱惑更具自然的魅力;天空的宁静暗藏隐喻的星际,那些自由的鸟鸣,拨动燕语南飞的呢喃;墙角慢慢老去的栅栏,零星遗落的秋草,恍如梦中的昨天;流经村庄的那条小河,早已预设了村庄的碑语,碑上写满村庄古往今来的倒影。

  天冷了,炊烟升起了游子们卑微的承诺,曾经的你,何时才能完成儿时的梦想,何时才能回到梦中的故乡。那些远离贫瘠的游子,穷其一生,都在努力突破水泥森林的疾苦,准备以鸟鸣之声,穿越初冬的火线,完成儿时春天的仰望。天冷了,在人烟稀少的故乡,每一次眺望远方,都可以成为冬天的灯塔;每一次瞩目炊烟,都有可能是最后的诗行;每一声低垂的呼唤,都是思念成疾的风骨。
 迎面而来的风,藏不住冬天的秘密,也藏不住村庄幸福的守候,岁月就像门前的池塘,一直徘徊于寒风,期盼的眼神左右不定。这时,一只落单的鸭子,扑棱棱拍打水面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也打破了村庄沉寂了一年的宁静。墙角,几枝不起眼的梅枝上,已鼓出了大大小小的花骨朵,这些花骨朵,是大自然的语言,是季节的问讯,是村庄的沉寂中隐喻的沧桑浪漫的风骨。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