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明
梅城,可谓文化古城,底蕴厚重。随意览阅,五花八门,殊胜无数,令人眼花缭乱。梅花,君子之花,古色古香,冰清玉洁,孤傲清素。城西有一艳坟,远近皆称之为梅花小姐坟,梅花小姐的故事和曹操大军望梅止渴的传说,为梅城人平添了几份遐想,更有不尽的乡愁。
我的母校也简称为梅小。说起这座小学,平静的心中又泛起一圈涟漪,那永难磨灭的大景致,常做老片复观。学校原址是一个占地近百亩的天主教堂,虽颓败,但大致如旧,1957年我入学时,校园前奇花异树遍布,花圃规范,两棵几人合抱的银杏树,长得兴致勃勃,阳光透过嫩绿的枝叶洒地成金,相拥的树冠,将一幢三层石砌的小洋楼掩映过半,高大巍峨的哥特式教堂,威严肃穆。隆冬时节,一夜大雪,凛冽的校园,浮动着透脾的清香。清晨,人无语,树无声,天香弥留。一个孩子,静静伫立,环觅香发何处,这是我对梅花的初识。
梅花品种很多,自有专家立说,但我总觉得那最原始的狗齿梅香味最纯,现有一棵在天寨顶上,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总有一季让人醒脑,栽花人用心良苦。
我一挚友,家住南湖西南,旧时庭院,前后两园,后园经营家用菜果,前园尽是盆栽,老木虬枝,别有风味。此君爱梅,故盆栽梅居多,雅室别号“听梅轩”。此正是:隆冬观梅发,闻香欢与之,有言虚空里,毕生与相知。梅城,有梅之城,人有梅质,少浮华,多清雅,怎一个出尘脱俗了得!
梅花孤傲寂寞,是她自愿在严寒中修炼的结果,史上知梅者众,我还是最爱陆放翁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俏也不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