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南园行记

时间:2022-01-30 13:35:49

  大寒前夕,去了趟大南园。一位长辈过六十岁生日。在乡下,过六十岁生日是件隆重的事。各路亲朋都会前往,祝贺寿星添福添喜、添财添寿。

  大南园坐落在一个叫“三天门”的山麓,十几户人家,有从王家老屋搬出的,有从外地迁来的。家家新盖的楼房,两层或三层,装修考究,错落有致。

  到大南园,先与长辈亲友寒暄一番。大家都很淳朴,即便多年不见,也依旧亲切如初。亲切的,还有王家老屋。

  王家老屋,现在已没人居住了。屋前的电线桩上,有村委会抑或族人挂上的一块牌子:“大园古民居”。牌子很简单,内容很厚实。我怕以后会流失,详记于此:大南园古民居坐落于岳西县青天乡道义村大园组,规划于清朝乾隆末期,至嘉庆初年建成,是深山区典型的徽派古建筑。原有建筑40余间,现存20余间。门楼有块石碑刻有三星,门前叠级台阶为五块长条石,寓意“三星照、五福来朝”。再叠四台阶至堂屋,是“明三暗五”老屋。门楼尚有壁画数十幅,正屋墙壁均由桐油石灰修缝,原有“东房西阁”窗棂均系良工巧匠精雕细刻而成。此地距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红军时期,高敬亭部、革命先贤滕冶修、汪载阳曾常驻军此屋,宣传革命道路。当地群众积极参加革命,不少先烈献出宝贵生命……

  十六年前,我在这老屋里娶到了心爱的妻子。那时,老屋里住着近十户人家,逢年过节办喜事,很是热闹。或许,这是我一直惦念老屋的原因吧。惦念的,还有屋前屋后的老紫薇、古栗树、望春花,以及对面的那条小河。

  那条小河,源头是“三天门”。在进入大南园的一座小桥头,赫然有块“三天门瀑布”的指示牌。我们循河而上,探幽三天门瀑布。踏过一片田畴,小河在一农堰处逗留成一段清渠。水体透亮,波光粼粼,看着都觉得甜。渠边深深浅浅的河石下,藏着大家快乐的童年。再步行数十步,是片杂树林。杂树均匀修长,好像被梳理过,它们可是培植天麻的好材料。当然,也偶有奇形状,被藤蔓缠绕着的,在河边站成另一道风景。

  穿过杂树林往上,河势渐险,风景愈好。河中散布着一点点一簇簇的绿。随行长辈说,这是石菖蒲。它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理气,活血,散风,去湿,还能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忽忆起,儿时曾挖过,晒干后送到药店换点纸笔钱。石菖蒲的根大多嵌在石缝中,特别倔强,不易起。终于弄清了,在冬日里它为何绿得那么精神,绿得那么任性。其实,石菖蒲做盆景,放置客厅或书房,也是耐看和见品位的。

  想到岳祖父,老人家已年近九十,性格开朗,精神矍铄。最难得的是耳聪目明,退休后一直坚持读书、看报、听新闻,还写诗。每月都有新诗出炉,每每家庭聚会开席前的节目,就是老人家即兴吟诗,掌声中的聚餐便多了几分文气。“大南园中赏东日,三天门下看西施。”妻子常在此时读出岳祖父的这两句旧诗。岳祖母去世得早,岳祖父与她感情笃深,赞其于诗。关于大南园和三天门的故事,大多随着这两句诗徐徐展开。每每此时,岳祖父总是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回到县城,已灯火阑珊。蓦然回首,县城的家,也在一个叫“南园”的地方。岳母在车上说,我们今天跑了一个圈。
 其实,人生就是在不断地画圈。但不论画多大的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大南园。因为,那里是根。王金桥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