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春的讯息

时间:2022-03-02 11:36:36

  时过雨水,蛰伏一冬的种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醒了。嫩嫩的芽苗,精灵似的钻出地面,娇滴滴的身姿在清晨的雨露中渐次舒展开来。

  原野里除了麦苗和油菜,仍显枯败。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民谚再一次轮回到序曲的发端。春天的讯息,首先是从无数迫不及待寻春的民间自媒体人短视频中浮现。数日后,鲜嫩的香椿芽,才身披紫红色的外衣,以不菲的价格在春季菜市场上捷足先登,争抢着开春时鲜菜的彩头。

  在商超或菜市场,眼尖的主妇们见了,轻手掂了掂,咂咂舌,碎碎念叨,三五根的,就那么一小把,比猪肉价还贵呢!轻手拿起,又轻手放下,生怕折损了嫩芽对不起卖家。也有专为尝鲜而来的主儿,好不容易等了一年才有的头茬嫩芽面市,哪里还管得了贵与不贵,抢先收入篮中。

  借绵绵春雨过后的暖阳天,走出户外,去旷野湖滩、田园堤坝,去野菜生长的原野,有土,有水,有阳光的地方,与大自然作一次亲密接触,采藜蒿芽、马兰头、枸杞头、蕨菜、荠菜的尖尖新芽,片片嫩叶。

  春风轻抚,瞬间唤醒了人们舌尖上记忆的味蕾。四野里,踏春寻鲜的足迹和身影,比目皆是,三五成群,弯腰垂首,目光紧贴地面,在草丛、败叶、枯枝里游走,像找寻新大陆一样,聚精会神。吮吸了天地间雨露阳光精华,冒出鹅黄色尖尖芽的野菜,不事张扬,不屈不挠地绽放着生命的光彩,毫无保留地将自己馈赠给这些同样深爱土地的人们。

  用剪刀、小铲,或干脆用手掐,人们悠悠然,乐乐然,一丛丛一簇簇鲜嫩的野菜,分拣装进菜篮子,洗净配上荤菜炒食,或焯水凉拌,再端上餐桌,一股岁月安好的气息扑面而来。

  春天吃的就是一个“鲜”字,这个“鲜”尤以“春天第一鲜”香椿芽为佳。香椿芽长在树上,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野菜,香椿芽不时不食,过了时节就木质化了,如柴,食用不得。香椿芽味道浓郁,有人喜欢,也有人不爱,争议口水,不曾消停。喜者,谓之为春天的尤物,吟诗赋词,直抒胸臆。春椿入诗,全诗飘香。厌者,其味过于浓郁奇特,闻之令人窒息;食后,信誓旦旦,永不触碰。

  喜好香椿的食客,专捡头茬香椿芽,焯水切小段,与鸡蛋炒食。香椿芽炒鸡蛋,算得上是美食中的绝配。易做易炒,吃起来口感鲜嫩,食欲大增,胃口大开。友人笑称吃香椿如同吃榴莲,起吃越香,百吃不厌。

  据说,安徽太和香椿自古是朝廷贡品,普通老百姓是吃不起的。如今,农村房前屋后,大都种有香椿。人工种植香椿,更是遍及大江南北,香椿早已回归平民的气质,人人皆可食。

  藜蒿喜水好肥,区别于山野里长出的青蒿和麻蒿,藜蒿多生长在水乡的湖滩湿地。藜蒿芽尤以刚冒出地面洁白如藕的芽头最佳,长出地面的寸余长为次之。择一个暖阳天,带上小锹,寻一丛熬过冬日严寒仍未枯尽的藜蒿老枝,翻开周边芬芳的泥土,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藜蒿芽,憨憨然挺立而出。采罢,再铲土填平压实。来年春天,在同一个地方,静待藜蒿重生。

  藜蒿芽掐掉根须,去除嫩叶,清净,掐段,配上腊月天腌制的猪肉,下锅翻炒,那脆生生沁入口腹的特有清香,让人味蕾蠕动,口舌生津。藜蒿芽炒腊肉,堪称江南水乡的一道特色菜,来客必点,逢餐必上。

  从田畈沟坎上,掐下来的马兰头、枸杞头,焯水,捞起切碎,拌上新鲜蒜泥,再滴点麻油,那原始的野菜香从舌尖散发开去,直冲大脑,浸入记忆深处。山野里撅下的蕨菜、挖起的春笋、铲来的荠菜,一番收拾干净,焯去涩水,清炒或荤炒,都是不错的美食。
 安庆地区可食用的野菜品种繁多,这是我们的祖先尝尽百草,留给后人舌尖上的文化遗存。灾年,它们可以帮助乡人果腹,渡过饥荒;盛世,它们又是化腻开胃的人间至味。胡晓延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