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母亲学国画

时间:2022-03-18 11:10:36

  林金石

  母亲一向喜欢国画。

  这不,前些年她刚从教师岗位退休下来后,就乐呵呵地到文具店买来笔墨纸砚。我和女儿见了,惊讶地问:“妈,您买这些回来是要……”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抢白道:“我要学国画,实现我的终极梦想!”说着脸上露出无比幸福的笑,那笑里似乎真的藏着她的“终极梦想”。

  原来,母亲从小就对国画情有独钟,可是,那时她的爸妈不同意,说学那个是不务正业,没有前途。那时,母亲虽然很伤心,但她很孝顺,听从她爸妈的劝告,选择了去师范读中文,毕业后成了镇上一所中学教师。在教书之余她也曾多次拾起曾经的梦想,然而,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最终她只好放下最初的梦想潜心教学。如今母亲退休了,她终于有时间把搁置已久的梦想重新点燃。

  自从母亲买来笔墨纸砚后,她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她就起床,而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来国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关山月等画作仔仔细细地研究,从画作的整体布局,到局部的线条分布,从落笔着墨的深浅,到收笔的轻重等等,无一错漏。当她对画中某个细节存有疑惑时,她就会皱着眉头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这一笔要这么画?如果往外散开一点或往里收一点会不会更好?”当她在研究过程中有所发现的时就会像孩子似的惊叫:“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一笔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啊!真是妙!妙!妙!”

  当母亲研究好了之后,她就会着手开始自己的创作之旅。起初,母亲是对着画作进行临摹,可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画作的布局,落笔的轻重以及线条的粗细都掌握得不好。所以每次临摹不是左边大一点就是右边长一点,不是线条太粗就是落笔太重,导致整幅画作看起来要么头重脚轻,要么宽窄失衡。但母亲从不放弃,哪怕是画到深夜她也要坚持画好每一笔。我和女儿见了,很是心疼,于是劝道:“妈,国画太难学了,您还是选……”还没等我说完,母亲一脸严肃地说:“难学就要放弃啦?这怎么行呀!人生中哪有那么多一做就成的事?做什么事都要专一,不能遇难而弃,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了母亲的话我感到很是惭愧。

  经过两年的勤学苦练,母亲终于学有所成,尽管不能达到大师级别的水平,但那一花一草,一鸟一虫在她笔下已然变得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尤其是有一回,母亲把一幅《小鸡觅食图》挂在客厅的时候,我一抬头间,似乎看到一只小鸡在争抢一条虫子,还发出叽叽的嘶叫声。

  由于母亲的画画得好,惊动了邻居的黄婶、李婶,于是她们争相过来向母亲索要,说作纪念。而母亲也不吝啬,拿了自己最满意的几幅送给她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小区的人都知道了,于是有人提议:“开个画展吧!”“开个绘画班吧!”“拿去拍卖吧!”……母亲听了,综合他们的意见后毅然开了一个绘画班,母亲要求,那就是凡是前来学画的,无论大人小孩,一律不收费,但每个月都要和她一起到各个社区做一次公益送画活动。母亲说:“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要让更多人学习国画,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

  如今,母亲学国画已十多年了,她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可是她头不白,眼不花,走路还健步如飞。她每天都忙个不停,可看到她幸福安康的样子,我倍感欣慰!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