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画给朱霖的几幅画
朱霖与黄镇是一对革命伴侣,他们结识于抗日烽烟里,一路走来,相濡以沫。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共同活跃在外交战线,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作为艺术家,黄镇常常把对夫人朱霖的爱寄托在画作中,以这种浪漫的形式,抒发着自己的款款深情。黄镇去世之后,朱霖率领子女将一批珍贵遗物捐赠给了安庆博物馆,这当中,就包含了多幅见证两人革命爱情的书画精品。
一、佩卿半身戎装像
佩卿(即朱霖,文佩卿是其原名)半身戎装像是安庆博物馆收藏黄镇书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也是唯一一幅油画肖像。画中主人公形象取自于1949年黄镇夫妇在北京的一张合影。画面里,一位身穿绿色军装的女战士面容清癯、身形消瘦,但整洁干净的头发,高高挽起的衣袖,都显现出她英姿飒爽的风采。最精妙的地方是黄镇用心刻画的主人公微微扬起的嘴角和炯炯有神的坚毅目光,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艺术效果。这是朱霖真实的写照,更是黄镇心中的美好形象。
黄镇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师从于刘海粟等大师,受过较为系统的油画教育。这幅画,黄镇展示了自己对西方古典油画的理解,构图和布景高度相似于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将画中主体人物置身于森林和山峦之中,拓展了画面的空间,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衣褶刻画简约细腻、背景的绿色丰富而有层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技法。整幅作品朴素、沉静、凝重,透露出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黄镇和朱霖都对这幅作品非常喜爱,一直将其悬挂在书房。
二、“荷塘清趣”图
该图为中国画,纸本设色,长115厘米、宽67.5厘米,是一幅重彩中国画。画的主题是历代文人喜爱的荷花。画面中,粉红、洁白、淡绿和黄灿灿的六朵荷花正在怒放,还有一朵正打着花苞。墨绿的荷叶巨大又形态各异,黄镇大胆运用墨笔叠加花青和绿色,使得颜色厚重又富有壁画般的肌理效果,并使之占据画面的大部分,让右下角伸出的一朵黄色荷花,格外耀眼。这种技法是对中国古典美术和西方绘画审美的融合,具有探索意义。
画上,黄镇有自题:“佩卿存赏,1982年夏。”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时间,这年入夏,黄镇响应党中央对干部队伍“四化”的号召,主动退居二线,也终于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己喜爱的艺术创作。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黄镇逐渐进入了绘画创作的旺盛期。
而画上的另一段文字,“喜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之特质”,为我们了解这幅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中国画多是托物言志,黄镇对荷花的高洁历来多爱,1981年,他就为著名新闻工作者费彝民夫妇画过《荷塘清趣》,并题“出污泥而不染,此节大可风也”。在黄镇眼中,荷,“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之植物,其根、藕和莲子可食、可药,叶也有广泛用途,茎可作肥。”而馆藏的这幅送给自己夫人的《荷塘清趣图》,则是黄镇夫妻之间的相互激励。画中的七朵荷花更是寓意要共同培养好七名子女,让他们也要做“荷”这样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大好河山”图
该图为中国画,纸本设色,长124厘米、宽79厘米,前景绘有古松数棵、高大挺拔,不远处山花烂漫,再远处巨石摩天、高峰耸立,左侧山石间一道飞瀑垂下,化作溪流,在山间蜿蜒盘旋、动感十足。画作设色瑰丽、用笔豪放、气象宏大,画上黄镇自题“大好河山。佩卿存赏。”
在《黄镇书画选集》中,1985年是高产的一年,收录的共有书画19幅,此幅是其中之一。从1982年退居二线到1985年,黄镇先后到东北、安徽、天津、广东、海南等多地参加会议和访问。以前黄镇的工作重心大多在国外,这一时期则有机会在祖国感受天南地北的博大和神奇,让他心情开朗,美术创作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四、“熊猫”图
该图为纸本设色,纵122.5厘米,横72厘米。此轴署款“熊猫图。一九八五年。佩卿存赏。黄镇”,款下钤“黄镇”白文印,左下钤“笔歌墨舞”朱文印,也是黄镇为夫人朱霖所作。
画上绘有两只大熊猫在松树上嬉戏。松树主干遒劲粗壮,斜分画面,主干上匍匐一只大熊猫。另一只则紧紧抱住一根稍细的松枝,两者相依相伴、相互顾盼、情趣十足。熊猫用淡墨勾躯干、头部轮廓,重墨画耳朵,四肢,将干未干时,用白粉平涂面部和身体,使之自然晕开,过渡自然、黑中带亮。远景用绿色画松针、千重万叠,层次分明,表现出密林间静谧的氛围。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黄镇的国画作品中,经常出现荷、松、竹、梅、鹰等内容,实际上,这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家高尚的心智与品格。黄镇曾多次书写陈毅元帅的《青松》诗,而绘画作品中,松树更是频繁出现。足见他对坚贞顽强、挺直高洁品质的崇尚。古人作画,也常用猫寓意老人长寿。1985年,黄镇76岁,因此,青松上这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很可能就是黄镇和夫人朱霖的自比,表达了作者晚年对宁静淡泊、天然之趣的喜爱以及夫妻之间甜蜜与幸福的欢愉。
“象由意造、画为心声”,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些画作是黄镇不同时期的精品,反映出黄镇中年和晚年在油画和国画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精神,折射出这位革命家、外交家的美学思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陈恒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