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却把合肥嗅

时间:2022-05-18 11:15:51

  范家生

  2000年的五一,第一次来合肥。那时的合肥,像一个藏在闺阁中的姑娘,不为他人知晓,不被旁人赏识。出站台,乘坐10路公交车,一路荒凉,偶尔一两座楼房从车窗前掠过,直到车至双岗才有点县城的味道。在三孝口站下车,对面是座学校,旁边一幢楼的侧墙上画着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如今,这幅画还在!公交站旁有家快餐店——大娘水饺,味道鲜美,服务员更甜。饭后,沿着长江路向东漫步街头,终于看到了曾经知晓的长江饭店。在原省政府的北门,附近许多孩子在对面的公园里玩耍。现在,这个叫“小花园”的街头公园早已不在,省政府也搬迁到滨湖。逛完百大,又进四牌楼书店,选购几本书,这才乘坐公交车回到爱人的出租屋。

  出租屋坐落在电子工程学院对面。从黄山路南侧上几级台阶,沿一狭窄的水泥路南行。路的左侧是一条水沟,右侧是一片庄稼地。正是油菜花飘香的季节,无数的蜜蜂正在嗡嗡劳作,还有几只蝴蝶翩翩起舞,好一派乡村美景,仿佛让我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恍惚。那时,黄山路的尽头是潜山路,但黄山路真的宽阔,尤其是路中的绿化带,特别养眼,偶尔会见到三三两两的人在其中徜徉、拍照。沿路往东,参观了炮兵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一路往东,直到它的最东首——美菱大道。左拐折向北,至芜湖路再往东,路过省图,经过包河,跨过南淝河上的孝肃桥到明光路,再次左拐向北,直至汽车站。一路人很多,一路景很美,一路想得美:哪天我也能成为合肥人,多好呀!

  2006年10月,我从济南转业到合肥。那时,租住在包河苑,工作地点在明教寺对面的文昌阁。虽然有点远,但房租便宜,交通便利,902和14路公交车就在小区东侧的停保厂,每趟车都是首发,人少,坐着舒心,但这样的日子没能坚持多久。902路从纬二路右转上包河大道,比较慢,那是因为当时合宁高速的出入口就在路的南侧。经过葛大店,过二环路一直往北,沿着马鞍山路和胜利路,终点是合肥火车站。所经过的这些道路都是水泥路,雨天是泥,晴天是灰。经过葛大店时,有许多学校,许多学生,路的西侧是一条水沟,由清澈渐渐变得浑浊直至干涸,成为一条倒满垃圾的河道。即使过了二环路,两侧依然是一片庄稼。周谷堆,永远是那么热闹,永远是那么繁忙,永远是那么拥挤。沿途还可以看见“合肥工业大学”那几个伟人的题字,以及九狮桥旁那些晨练的人们。更容易诱人驻足的是小东门,算命的、卖百货的、掏耳朵的,唱歌、跳舞、下棋、斗地主的,围成了一个又一个人群,笑声、叫卖声、歌声,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办公楼对面的明教寺,以及东侧蝴蝶巷的宝莲寺,香烟缭绕,人潮汹涌。楼下的九狮桥,虽是一座旱桥,一座景观桥,但也人来人往,上上下下,络绎不绝,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在桥上留下“到此一游”的难忘时光。而如今却早已杳无踪影,如若他日重游,或许会心生感慨。也就在那时,我逛完了步行街的每一个商场,浏览过每一家门面,尤其是在兴泰大厦和勤劳巷停留的时间最长,因为那里有两家旧书店,五元十元一本,比比皆是,倒也淘得不少自己喜爱的书。
 当然,我所见到的合肥远不止这些。而如今,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肥,犹如一幅倚门回首嗅青梅的画卷,徐徐展开。哦,不,不是徐徐,而是快速地舒展开来,让人目不暇接,令人惊喜连连。也许,是它醒了,我正好来了。没有早到一步,没有迟了一脚。此时此刻,我只想轻轻地问一声:你在这里吗?或许你在,或许你正在来的路上……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