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巍巍梧桐

时间:2022-06-09 12:47:14

  南唐之前的诗文里,梧桐不那么萧瑟悲伤。

  它自在生长在南方多雨多阳光的天地里,从宫廷到市井,从庭院到山道,成为广植的树种。甚至,从南唐回望过去,望到李唐,望到刘汉,望到伏羲时代,中国梧桐的那抹翠阴亭亭如盖,一路在诗歌与吟唱里连绵起伏。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人虞世南的这首咏蝉诗里,我也是顺路领略了梧桐和秋风,可是,没咀嚼出哀愁。我只看到了“居高声自远”里的“高”,那是高蝉,是高蝉栖息的高树,一棵秋风里孤高标立的梧桐树——可给予一只理想附身的蝉以巢以露。

  唐人也借梧桐写愁思。梧桐春天发叶晚,偏偏秋天又落叶早。所谓“一叶知秋”,这“一叶”应是梧桐的叶,所以,梧桐和夕阳一样,最易勾起人关乎时光流逝的叹息。

  唐人薛奇童有一首诗里写:“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一首宫怨诗,一个女子独对黄昏,欢爱已不在,只有暮色层层加深。宫怨,从一片飘落的梧桐叶开始起笔。这样的怨,若拿到杆秤上称一称,怎及得上李煜和李清照的那一片梧桐!

  李白也写过梧桐:“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有人说他是借登宣城谢朓楼怀念他的偶像谢朓,来表达仕途不顺的愁闷。可是,我从这诗句里读到的是一种隐隐的劲挺的不服输的精神,也许梧桐已老,但苍劲还在。那挺拔勃发的姿态,一如理想主义的李白。

  实在,和李煜的梧桐比起来,唐人的梧桐诗再怎样悲秋伤时,还只是不高不低的那句承接,最激愤和最低沉的那个音区还不在这个盛世王朝里。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明皇思念贵妃:“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写到秋雨梧桐,也只这样匆匆一笔扫过,意思一下而已,没展开,没渲染。可是,到了元人白朴写李杨的爱情悲剧时,干脆就把这本元杂剧取名叫《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李杨的爱情故事里,有多少物件环境可用来以物写情啊,牡丹,酒,明月,青丝……可是,白朴却只拣了梧桐,秋雨梧桐中的梧桐。大约还是梧桐作为情感载体,作为悲情的文学意象,经过南唐李煜那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回,之后又经过凄风苦雨里的南宋词人笔墨培育,已经蔚然成荫在中国文学里。“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破枝叶做柴烧,锯倒。”明皇听雨打梧桐,情不能已,迁怒于梧桐。高力士劝道:“主上,这诸样草木,皆有雨声,岂独梧桐?”

  是啊,诸样草木皆有雨声,杨柳雨,杏花雨,梅子雨,荷叶雨……却都不似这梧桐雨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通宵。
 梧桐雨声惊魂破梦,这样的暗疾,大约从李煜那里已经生起。唐明皇在梧桐雨声里思念贵妃,他身后,一个泱泱大唐也从笙歌燕舞的盛唐,缓缓步进烟水迷蒙的晚唐。许冬林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