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清
众所周知,北京的大街、小巷(胡同)都是很有名气的。来北京后,闲暇之余,我便开始了“走街串巷”。至于哪些街有名气,对我来说,只知道有个长安街,还是因过去的中学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十里长街送总理》才知道的。我在当中学老师时曾多次教过这篇文章,那时被人们对周恩来总理的殷切爱戴之情深深打动。
北京的知名大街那么多,去哪逛,我还真犯难。可老伴却不厌其烦地在手机上搜,定下去哪条街后,再选择最佳地铁路线前往。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已去了王府井大街,西单大街,东单大街,前门大街,鼓楼大街,这些街应该都是北京知名的大街。可能是受疫情影响吧,这些街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繁华喧嚣。王府井,西单那些大型商场里也少了往日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那些营业员要么在看手机,要么三三两两挤在一起说话。当你从她们面前经过时,她们那种招呼的热情简直让你不进去光顾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有时也只好假模假样地进去看看、问问,然后再假装不满意的样子讪讪离去。我们去的这些大街中,倒是前门大街,鼓楼大街这些地方烟火气还浓一些。街两旁有叮叮当当卖银器的,扯着嗓子卖糖葫芦的,躬腰请你进店去吃老北京炸酱面的,林林总总,大店小铺,几圈逛下来,觉得倒也热闹。
再说串巷,串巷就是逛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名气大,胡同文化也是京城的一大盛景。有人概括说北京有名气的胡同,是“十大胡同”,分别是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国之监街,琉璃厂,金鱼胡同,东交民巷,西交民巷,菊儿胡同和八大胡同。除这十大胡同外,我还串了五道营胡同,银线胡同,砖塔胡同,杨威胡同等。这些胡同的前世今生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着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穿行在这些胡同里,我总有一种穿越回从前的感觉。那些小瓦房、小院子,叫卖声、吆喝声,小巷中的人来人往,也最能让我为之心动。老伴似乎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喜欢这些胡同,连我自己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巷情结,那种情结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情,也是戴望舒“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画意。这种感觉对我来说,也只有走进小巷才能体悟到的吧!
在北京的“走街串巷”,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北京是一部博大精深而又历史厚重的书,又有谁能把它读懂读透呢?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