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维香
少时贪睡,尤其是夏天,睡眠就像如期而至的暑假,松懈、悠长。那时的乡间,没有空调、电风扇,夜晚躺在密不透风的纱布蚊帐里,汗涔涔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挨到早晨,凉爽了一些,反正不用去上学,就放心大胆地睡。
而此时,外面的世界早已苏醒、喧闹起来。
最早出声的是鸡,“喔——喔——喔”,然后是母鸡扑腾翅膀出窝的声音。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啄完了母亲撒下的剩饭,又在院子里四处啄,寻找一切可吃的东西。其中一只啄到了一条小虫子,其余的便拢来争抢,跑,追,撵,乱成一锅粥……
猪圈里,小畜生们在嗷嗷叫了。继而听见母亲剁猪草,猪食撒到食槽里,两头猪争食,母亲呵斥的声音。一会儿,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心满意足地在栏杆上蹭痒痒呢。虽然只养了两头猪,但能吃,每天操持猪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家是下放户,以前没养过猪,为了猪能吃饱,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准备猪食。
隐约有熬米粥的香气飘来,母亲开始做早饭了。风箱“呱嗒、呱嗒”的声音有些阻滞,是风箱里的鸡毛板要换毛了,母亲拉起来有些费力。过一会儿,风箱声停了,好久没动静,母亲定是挎着竹篮去河边的菜园子了。菜园子是全家人的餐桌供应基地,平日里薅草松土、浇水施肥,没少忙活。夏天的菜园子更是绿意盎然,精彩纷呈,而晨光濡染中的菜园子,又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露水洗过的青菜,齐茬茬地吐绿;一根根黄瓜悬挂在瓜架上,翡翠绿玉般的玲珑;红苋菜颜料染过一样嫣红,紫皮茄子圆滚滚的,一个比一个大……中午吃的菜要在早晨就带露采摘下,等炽烈的阳光晒过就打蔫,不那么水灵了。
晨光中的村庄,鸡飞狗跳,炊烟袅袅。生产队里出“早工”的人们,已扛着锄头、挑着担子走向晨光初现的田野了。勤劳的人不怨日长,如果在冬天,这时刻人们还躺在热被窝里呢。可这是夏天,三熟制,那是要争分夺秒,跟天老爷抢时间的。待到日头升起三竿高,在地里忙了一早晨的人们,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在田边沟渠里洗洗腿上的泥污,回家吃早饭。吃过早饭,不得片刻歇息,就又要下地了。
阳光越来越炫目,我知道不能再赖着不起了。睡眼惺忪地走出房门,在院子里、厨房里找了一圈,最后在菜地里找到了母亲。跑过去,杵在一边想帮母亲做点活儿。母亲说:“不用你做什么。粥在锅里凉着,洗脸吃早饭,趁早凉读会儿书去。”
没有书声的早晨是不完整的,也不符合母亲的意愿。都说夏日炎炎不是读书时,但是夏天的早晨绝对是适宜读书的。返身进屋拿出一本书,捧在手上,边大声朗读边在院子里兜圈子。阳光在书页上跳跃,微风送来百草千树的清香,鸟儿在枝头唱着欢乐的歌。“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宋·翁森《四时读书乐》)青草绿树,鸟鸣枝头,花落水面,鸟语花香伴着书香,一片天籁!
真是美好的夏天早晨啊!那情景穿过了几十年的光阴,还记忆犹新,鲜活生动得宛如昨日。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