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友全
看天气行事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本能和习惯。人们总希望有个好天气。因此,天气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看新闻联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看天气预报。
但是,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里,人们怎样过呢?难道前人就不需要关注天气吗?其实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一代代口口相传,沿袭成规。自幼生长在农村,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些识别天气的“土方法”。
看云层,辨天色。看天气首先是看云系的形态。如果乌云满天,八成是要下雨的。如果天空白云团团,像棉絮,像羊群,尽管云层厚,是不会下雨的,而蓝天白云正是难得的好天气。如果云层呈鱼鳞状,又像是一层层凝固的波浪,也不会下雨的。农村有句俗语:“天空起了鲤鱼斑,晒稻不用翻。”不但没有雨,而且天气较干燥,有利于晾晒。
天阴了,如果天空先下点濛濛细雨,千万别以为小雨没事,可能会停下来,其实那是大雨的前奏;如果接连下了几天雨,忽然变成濛濛细雨,说明这场雨接近尾声,天要放晴了。农村有句谚语:“雨前濛濛有大雨,雨后濛濛有睛天”。
云,在天者为云,在地者为雾。每当大雾笼罩时,母亲多半会说:“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如果腊月天连降大雾,那是很糟糕的,邻家谢奶奶一边洗衣一边叹道:“腊月三场雾,父子不相顾!”
看天色也很灵验。农村有所谓“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的说法。如果早晨东南方天空没有什么云系,较为明净,当天不会有雨;如果傍晚时西北天空较为明朗,或者云层低下开了道光亮的口子,第二天可能晴天。但如果尽管万里无云,却在日落时有“乌云接日”则第二天可能是阴雨天气。
看天色包括看日出日落时的颜色。日出日落时如果光芒四射,肯定是晴天,但如果太阳不发光芒,像个大圆盘看得清清楚楚,那就要变天了。尤其太阳落山时,如果变得鲜红如血,就要晴转阴了,有句谚语说“太阳下山胭脂红,不下雨来也刮风”。
有时连日阴雨,却在某个中午天空突然亮了起来,甚至太阳露出了笑脸,千万别以为天转晴了,她在逗你玩呢。农村人说那叫“太阳显中”,接下来会天昏地暗,往往“吃过中饭连夜雨”。
明明烈日当空,可邻居方大娘站在门外,手搭凉棚说:“天快要下雨了!”她说她看见“雨魂”了,并教我怎么看“雨魂”。我眯着眼朝前方大约两三百米处的开阔地看去,半空中果真仿佛有大片的成串雨点往下倾泻;我奔向那里,却又不见了,原来“雨魂”又跑到前方去了。果然不出两天,大雨倾盆。这种现象当时不理解。其实是空气中水蒸气在聚集升腾,在阳光下产生了“雨影”的效果。
夏末秋初,往往彩虹凌空,煞是壮观。看虹的老农说:“东虹日头西虹雨”。(家乡人总把“虹”读成gàng。)为什么虹出现在东方是晴天,而出现在西天就要下雨呢?学习地理后,知道地球(包括大气层)自西向东自转,这个道理我完全明白了。
除了彩虹,还有日晕、月晕、日华、月华,都可用来预测天气。家乡(在长江南岸)有句农谚:“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风。”
看动物的反应。动物对天气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比如,在平静的状态下,塘里的鱼突然跃出水面,我觉得奇怪。父亲说,天要下雨了。至于为什么,他也说不出道理来,这是他多年的经验。最明显的反常现象,诸如大白天家中蚊子叮人,大太阳下蚂蚁成群结队地过马路,蚯蚓爬上路面蠕动等等,都表明天将要下雨了。还有件怪事,家中母鸡居然发出“哇哇”的叫声——不是下蛋时的那种“咯咯哒”的叫声,而是像小孩用手拍打嘴巴发出的声音。母亲说“鸡打哇哇了,天要下雨”,果真下雨了。
鸟叫和天气很有关系。鹁鸪平常是不怎叫唤的,它一叫就是在天气预报了。早晨叫,说明天要转晴了,而傍晚叫,就要转阴了,中午叫,则预示着将有高温天气。孩子们听到鹁鸪叫,便唱道:“早叫晴,晚叫阴,中叫日头晒死人!”
冬天,忽然天空出现黑压压一片鸣叫着的乌鸦。跟通常村里飞的乌鸦不同,它们颈项上没有一圈白毛,而是全身乌黑,叫雪鸦。顾名思义,雪鸦的大量出现,就要下雪了。
还有一种名叫“菩童”的鸟,人称神鸟,看不到它的身影,通常在傍晚天擦黑时掠空而过,发出寥寥叫声。如果每次只叫一两声,表明阴雨天就要结束了;如果连续叫三四声,则表明天气要转为阴雨。家乡流传句话:“一声干,二声旱,三声四声雨见面”。我曾听到过菩童的叫声,第一声听得较清晰,第二声听得遥远而微弱,确实有种神秘感。
识别天气的土方法多着呢。小时候爷爷奶奶一旦说他们的筋骨疼痛了,我们就知道要下雨或降温了。如果家里墙脚、水缸等回潮了,那肯定是下雨的前兆。记得有年春节,一家人正高兴地吃鸡汤面,突然天空传来了雷声,这可是不祥之兆。母亲担忧地说:“正月雷打节,二月雨不歇,三月耖干田,四月秧上节。”结果那年正二月阴雨连绵,三四月干旱,无法插秧。
我们村有位老支书,人称“老气象”。他站在那里,四下看看,伸出手来朝空中摸几下,根据天色和他所感受到的空气的湿度,就能判断明天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居然多次推翻气象台的预报,令人叫绝。
村里有个人外号“三姑娘”。在好天气里,她跟正常人一样做家务,下地干活,跟人说话也能正常表达意思。但一旦天气有变,她就要骂人,也不知道她究竟骂谁,没人理她。其实她就是无目的地乱骂。一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就知道要下雨了,因为三姑娘“犯天阴”了。
可别小看这些“土方法”,它可是农耕时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稿件来源: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