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三公山

时间:2022-07-05 10:25:44

  钟小华

  一座山,代表着三座城市的高度。

  这山,位于长江北岸,属大别山余脉,方圆133平方公里,其主峰——南峰龙王尖海拔676.6米,被尊为“皖中第一峰”。因地跨枞阳、庐江、无为三县,为三地公有,故名三公山,虽然此说相传甚广,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和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不认可,他们在此山之巅立的测绘标志牌,写的是“三官山”。

  随着庐江县划归合肥市、无为县划归芜湖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三公山主峰已成为合肥、芜湖、铜陵三市的最高峰。

  从西南边的枞阳县井边村登三公山,可驱车沿着柏油路抵达半山腰,半山腰修有平缓的通往山顶的石板路,除了攀登山顶上的嶙峋怪石需要手脚并用吃点力外,几乎闲庭信步。三公山,适合休闲游。

  万亩杜鹃之说虽然夸张,但是三公之巅杜鹃花盛开,还是很壮观的,曾经有小学生惊呼,老师,不好了,山上起火了!

  杜鹃花?老一辈的三公山人说,不就是映山红嘛。

  三公山的映山红,暮春时节盛开,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片红。三公山上第一多的是树,第二多的是竹,碧绿青翠理所当然地成为主色调,姹紫嫣红不过是点缀。

  早在北宋,号称“无为子”的无为人杨杰,就说三公山“白云锁断三山峰”。三公山,东有竹丝湖,西有陈瑶湖,成为“白云生处”不奇怪,云遮雾罩,有利茶叶生长。在半山腰的农家小院里,端起茶杯,品着用山泉水沏泡的三公山云雾茶,睁大眼睛,看山峦叠翠云卷云舒,竖起耳朵,听着“三月采茶三月连,清明还在谷雨前;人家猪羊去祭祖,我家猪羊接状元……”的采茶歌,是什么样的感觉?

  茶好,但是规模小,所以也谈不上有多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高山生态茶叶种植,经调查研究、考察论证,发现三公山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白茶种植,于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白茶产业,仅三公山东麓,白茶种植面积就有6千亩,年产值超亿元。

  我们一行8人,是被一个爱搞笑的年轻胖子带上三公山的。胖子贵姓臧,生活工作在三公山脚下,身份是小学语文老师,另一个身份是“三公精舍”农家书屋主人。臧老师说,农村留守儿童多,他们可能不缺书,缺的是陪他们好好读书、读好书的人。

  我们当中有三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们代表铜官区作协,赠书给臧老师,为他的农家书屋添砖加瓦。

  井边村境内有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旗下井边铜矿的主矿区,我父亲是井边铜矿的职工,母亲是离此地不远的忠毅村人,忠毅村因“铁骨御史”左光斗的谥号“忠毅公”得名。当年,左光斗从家乡左宕被押往京城,经过三公山黄柏岭,三公山的竹林中有左光斗母亲、大嫂的合葬墓。

  井边铜矿是一座小型矿山,以“一人一仗”闻名,人是被中共铜陵特区委员会授予“开发矿业的硬骨头”称号的张维宽,仗是小矿翻身仗,从年产铜量500吨,到突破1300吨,被誉为“从五百到一千三,产量翻番又拐弯”。现在,井边铜矿已不存在,变成工业遗址了。一些建筑还在,大礼堂被爬山虎包围。我没有看到父亲当年住过的单身宿舍楼,看到了记忆中宿舍楼旁边的小溪,小溪浅了,水流小了。河床里有一清澈见底的小水潭,水面上浮着四只洁白羽毛的大鹅。小水潭上游有一大水潭,东边一灰衣男子垂钓,西边一红衣女子浣衣,中间一黑衣男子洗菜。

  我们一行转悠,看到很多熟透的杏子落在地上,我跳起来摘了两个杏子,用手上的矿泉水简单冲洗了一下,塞了一个到嘴里,牙一咬,不脆,有点面,舌头一舔,嗯,淡淡的甜,微微的酸。旁边一个大姐说,我们这,桃、梨、杏、柿子,现在没有人吃,小孩子连苹果都不感兴趣。我问,苹果都不喜欢吃,哪喜欢吃什么?大姐回答,越是奇的,越是怪的,价格越是贵的,小孩们越是喜欢。

  三公山有红色基因。1940年9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三支队挺进团进驻三公山,开展武装斗争,成立了以三公山为中心的桐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我认为,三公山之名可以这样解释:为“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红色之山”三种性质、精神所公有。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