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苑 >正文

晒伏 晒“福”

时间:2022-07-12 11:46:21

  读到张爱玲的《更衣记》: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子孙晾衣裳的时候又把灰尘给抖了下来,在黄色的太阳里飞舞着。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

  这样的场景,依稀在梦里出现过很多次。

  “六月六,晒红绿”。每年夏至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据说六月六这天,是太阳最毒辣的一天。每年这时候,庄户人都按照老规矩,把家里箱箱柜柜翻个底朝天,冬天的大衣、棉袄、棉鞋、围巾、秋衣、秋裤,大人的、小孩的、老人的,能搬动的都拿出来,纵横交织的晾衣绳,房顶上、凳子上、石磨上、柴垛上……凡是能够晒到太阳的地方都摊满晾满,很多人诧异:平时找不到衣服穿,现在整个院子都晾不下!在毒日头下暴晒一天,日落之前,把衣物再收起来,庄户人把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民俗称为“晒伏”。据传,这天的阳光最猛烈、最炙热,空气仿佛在燃烧,只要经过一天的暴晒,就能驱走衣物长期储藏的潮气霉味,还可以消毒杀菌,免遭虫蛀。另有一种说法是,“晒伏”可驱散一年来的噩运霉运,这当然是人们寄予的美好祝愿。

  家家户户把压箱底的衣物都拿出来,五颜六色的,像一朵朵花,在阳光下的庭院里争奇斗艳。这时候,我们这些“小不点”就活跃开了,穿梭在红红绿绿的旧衣物间捉迷藏,一会藏在厚棉被里,找的人就趴在地上找露出来的脚丫子;一会又藏在棉大衣里,抓的人就找鼓起的衣服,满院子嘻嘻哈哈的喧噪声。母亲边拍打衣物的尘灰,边笑眯着眼看着一头汗水疯跑的我们:“小心别磕碰了,也别把被褥碰掉了……”“晒伏”时,要随着阳光不断移动衣物的位置,还要经常翻动衣物、被褥,以便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能享受到盛夏阳光的馈赠。

  夕阳西下,母亲和姐姐开始收衣物。母亲从晾衣竿上收过来,姐姐负责叠整齐,我跑过来跑过去帮忙运送衣物。母亲边收衣物,边讲起这些衣服的故事,有一件大红的对襟上衣,母亲还穿上身,走走瞧瞧,母亲说那是她的嫁衣,说的时候,母亲的脸上洇开了红晕。有一件大衣,上面还有一些血迹,母亲的神情低落下来,原来是那年父亲摔伤时穿过的大衣……母亲絮絮叨叨诉说往事,随着阳光穿透而来,带着岁月的沧桑,漾着阳光的味道,站在太阳下,我和姐姐听得一会儿鼻子发酸,一会儿又咯咯地笑个不停……

  其实一年一次的“晒伏”,也是我所期盼的,不仅可以听到那些关于衣物的“传奇故事”,还可以目睹平常难得一见的宝贝,这些珍品平时都锁在母亲床底下的箱子里,只有这天才可以一饱眼福。“晒伏”时,我就见过母亲陪嫁的银簪子、银手镯,还有姐姐小时候戴过的银锁。家里祖传的铜鞋拔子,上面有很多密密麻麻奇形怪状的文字,有一年放在窗台上晾晒,被我偷拿出去跟伙伴们炫耀,差点弄丢了,急得我找了半条巷道。

  如今,我居住在城里的楼房里,偶然碰到好天气,妻子也打发我把铺盖掮上楼顶晾晒,有时候去晚了,楼顶到处是颜色各异的衣服和被褥,站在楼顶上的一堆衣物间,恍惚瞬间回到了小时候“晒伏”的庭院里……

  魏青锋

稿件来源:
编辑: 徐连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